会写范文网 >工作计划

关于手的教案模板7篇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活动,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有目标地安排探索性学习任务,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手的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手的教案模板7篇

关于手的教案篇1

目标:

1、了解地震发生的简单原理。

2、初步掌握发生地震时的一些自救方法。

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地震怎么办》。

过程:

1、观看地震图片,了解地震发生的简单原理:

(1)教师出示图一,并提问:你们知道图片中画的是什么情景吗?为什么人到处跑,房子都倒塌了?

(2)教师出示图二,并讲解:

我们地球的表面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地运动。如果它运动的力气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力的冲击,就会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2、集体讨论,学习自救方法:

(1)如果发生地震,你会怎样保护自己?幼儿阅读《地震怎么办》并讨论交流。

(2)看看书上的人怎么保护自己的?你能说出有哪些自救的好方法吗?

教师总结:

如果发生地震,在家里要躲在空的`地方,如墙角;还可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面积小的地方;千万不要跳楼、站在窗外或到阳台上去。在户外,可选择开阔的地方,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关于手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不同性质,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2、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散步》的音乐;太阳、打雷、下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散步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你平时散步的时候是几个人去的?

教师小结:我们散步的时候要踩着音乐的节奏走,可以一个人去散步,也可以两人或者三个人。

二、感受并表现乐曲

(一)播放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1、用手指表现小朋友散步的样子。

2、用身体表现小朋友散步的样子。

3、幼儿和教师,踩着音乐的节奏在原地散步。

(二)边播放音乐边出示图片,感受音乐的变化

1、我们去草地上散步的时候,天气突然有了变化,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我们在散步的时候下雨了该怎么办呢?

(三)踩着音乐节奏,变化散步的动作

1、下雨了,撑起我们的小伞,踩着音乐的节奏去草地上散步吧!

2、下雨了,我们跑着回家,跑的时候也是要踩着音乐的节奏散步。

三、游戏“小朋友散步”

1、天晴了(出示太阳),我们又可以去草地上散步了。

2、邀请客人老师跟我们一起去散步吧!

关于手的教案篇3

本册复习要求:

一、汉字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218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35个汉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4、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5、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词语

1、正确认读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能理解词义。

2、能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会说反义词。并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3、正确地搭配词语,能发现褒义词和贬义词的特点。

4、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句子

1、会用常用的几种句式写句子(如条件、递进、因果)。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会改写句子,如把字句、被字句。

4、学会运用打比方的手法写句子。

四、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能把握自然段的内容结构,了解自然段中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从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5、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五、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根据表达的需要,会使用冒号、引号。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整洁规范。

六、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的转述。

2、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3、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复习重点: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218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35个汉字。

2、正确认读词语表中的词语,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3、加强朗读和背诵,充分积累语言。(四字词语、名言警句等)

4、巩固理解文章的方法。

5、注意习作中语句表达通顺,不写错别字。

6、能根据文章内容,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

复习难点:

1、能把握汉字的难读音的读音。

2、能辨析形近字与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3、能用打比方的句式写句子。

4、能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5、注意写想象文的合理性和条理性。

关于手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晓文意并背诵课文,理解作者借游记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文中的乐?

教学设想:

本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丰富,细致生动,多用短句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章以游览为序写景,条理清楚,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题旨。紧紧扣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好文中的乐(难点)。词语、生字结合预习当堂解决,个别晦涩语句、文言活用现象,只要能大体把握即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与《马说》的作者韩愈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位作家是谁?(生答: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二、了解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他的山水游记常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走进文本

(一)读一读

1、学生齐读

2、师生评议后教师范读

(二)译一译

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注意纠错和补充,强调重点词语、句子。

(三)议一议

1、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篁竹-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从音、形、色三方面入手。

2、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潭水特点:清澈。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写潭水。

写法:动静结合心情:愉快

写鱼,动静结合,侧面衬托水的清冽。

3、文中写景有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抓住了事物特征。

(1)突出了“石”。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写了“石”。(明写)“闻水声,如鸣佩环”(暗写)。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后面还有“犬牙差互”、“凄神寒骨”。)

(2)紧扣“清冽”写潭(水)。

4、理解人物的“乐”

(1)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让人为之陶醉,如果你身处其中,会产生什么感受呢?

(2)引导结论:乐

(3)讨论: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

水声动听,环境优美,游鱼逗乐。

(四)比一比

当堂背诵,比比谁背得最快。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大家已经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分析。

关于手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主动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和大家一起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

2.养成热情、主动待客的习惯。

活动准备:

排练好情境表演;游戏用具一套,布置好的情境;画册《能干的小主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情境,引起兴趣。

1.参观情境,提问这是谁的家?你们喜欢小朋友来你家做客吗?如果你是小主人,你是怎么做小主人的?

2.介绍角色,这是小红,是主人,这是小明,是客人。你们想知道小红是怎样做小主人招待小明的吗?

3.提出观看要求:请大家看表演《我是小主人》,看看小红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情境表演,学说招待客人的短句。

4.观看表演一遍,提问这个表演的名字叫什么?

二、幼儿观看表演第二遍。

1.根据表演内容进行提问。

2.幼儿学说短句。"你好,请进,欢迎你来我家玩!""请坐!""请喝果汁,请吃水果和点心!""小明,这是我喜欢的书和玩具,我们一起玩吧!""小明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玩!"

三、看画册

幼儿尝试做小主人欣赏画册请幼儿分批练习做小主人,表扬扮演得较好的幼儿。

四、教师小结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关于手的教案篇6

课题:叶子上的“血管”

课型:绘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

一.入导入:播放美丽的森林、树木、植物。春、夏、秋、冬景色各种树叶特写。

二.导入:启发学生讲一讲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话

三.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

1.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

二.结合教材揭示>

1.师:展示树叶提问?

叶子有“血管”吗?学生回答师引导“血管”就是叶脉。

2.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观察、探索

1.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师:提问。

(1)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学生发言各种形状的可能性,师:适当板画外形,供学生参考。

(2)颜色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混色、带色点的都有可能

(3)不同的树叶“血管”有什么不同?

要求学生多片叶子间(详细对比、细致入微观察)学生发言师:适当板画。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发??

(6)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

(师:总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是吗?)

四.展示例图

白纸绘制、彩色纸张绘制、剪制作品,水笔单色、淡彩,水彩笔画。

(1).提示性讲解这些画的绘、制材料及绘制过程

(2).这些例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如有疑问?师:当堂及时解答)

五.作业要求:

观察叶子画一片自已喜欢的叶子,注意“血管”的粗细结构。并在画面边写上几句对树叶、对叶脉的感受的话语。

1.课堂巡视指导,启发学生选材,指导绘制。

2.先绘、制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并说一说绘制过程,及感受

3.学生作业展评,学生参评。师:讲评存在问题,肯定学生认真积极参与学习

六.小结;(展示2)

通过展示手法不同的剪制、刻制、印制、粘贴、装饰等例图,启发学生还

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来绘、制?各种材质不同,笔具不同。如:挂历纸,包裝盒等剪贴、刻制等多种方法。在生活中可作装饰挂画欣赏,可作书贞用途等。

关于手的教案篇7

活动主题总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主题领域目标

健康领域: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领域: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领域: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领域: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地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领域: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主题参考活动

健康活动《多吃粗粮身体好》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主动地参与粗粮的观察与操作活动,合作完成操作任务。

3.了解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要爱惜粮食。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提前请家长配合,或者与食堂沟通,准备各种粮食实物带到现场,配合图片、视频等,让孩子们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认识常见的农作物,简单知道他们的营养价值。

数学活动《数一数》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这其实是一节以玉米为媒介的数学活动,通过与腊八节的沟通,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语言活动《腊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儿喜欢朗读古诗,并能通过声音和动作进行表演。

老师们还可以多准备几首关于腊八节的古诗,带孩子们一起穿越时光,看古人是怎样过腊八节的。我们既可以了解腊八这个时节的天气变化,还可以讲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活动《拾豆豆》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边唱边表演。

2.初步懂得丰收,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亲爱的幼师朋友们不要忘记强大的网络资源库,要记得充分利用里面的视频、音频和图片资源,让互联网为我们的教育活动插上有力的翅膀。

科学活动《认识各种豆》

活动目标:

1.在感知各种豆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豆类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许多宝贝只见过碗中煮熟的豆豆,却不知道现实中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这节活动也请老师们准备各种豆子的实物吧,讲讲豆子们的前世今生、生长过程,也讲讲它们都有什么营养价值吧。

美术活动《豆豆贴画》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豆子的特征及其作用。

2.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各种豆子进行贴画。

这个活动可以作为上节科学活动的延伸,请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豆宝宝”,用他们来进行贴画创作,作品就可以作为我们迎新年环境创设的内容之一啦。

户外游戏《炒豆豆》

活动目标:

1. 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掌握立滚翻的技巧,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玩法:两名幼儿手拉手相向而立,边左右摆动双臂边念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炒蚕豆。”念完,两人举起一边相拉的手,同时从高举的手下钻过去(炒豆),变成背靠背站立。然后再边左右摆动双臂边念儿歌:“炒蚕豆,炒蚕豆,炒好蚕豆炒豌豆。”将另一边相拉的手举起并钻过去转身,回到面对面站立,如此往复。孩子们可以无限想象,看谁能说出的豆类种类多哦。

老师们也可以带孩子们排练各种有趣的小律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自编律动也很有趣。

儿歌律动《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主题家长社会资源

1. 建议家长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是在吃腊八粥时,有意的介绍一些粗粮给孩子认识,并了解粗粮的营养价值。

2. 请家长讲一讲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以及风俗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3. 情感资源: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吃腊八粥,感受节日的快乐,增进情感。

环境创设

1. 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让孩子观察认识,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2. 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让孩子大胆的讲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贴画。

4. 教室外墙制作两棵祈福树,请家长和孩子在红布条上写上文字,画上图案祈福。

5. 将腊八粥里的八种材料陈列在主题墙上,进一步复习巩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中班的语言活动教案模板7篇

关于水的教案小班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关于水的科学教案模板5篇

有关于秋天的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关于熊的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关于瓜的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小班关于藕的教案模板8篇

手的故事演讲稿7篇

竞选国旗手的演讲稿7篇

手的故事演讲稿参考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491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