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范文网 >工作计划

天上的桥教案7篇

准备详细的教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提高个别化教学的效果,一个有效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天上的桥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天上的桥教案7篇

天上的桥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想象的世界;

2、根据背景,能在理解诗歌语句的基础上说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1、初始目标,直接导入。

2、介绍作者郭沫若

3、有感情的诵读

指导:你能读准每一个字音么?你认为读每一句诗时应怎么断句?那个字或者此应当特别强调(重音)?全诗应用何种语调读最好?

4、再次诵读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

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想象的世界,可做合理性的补充和发挥,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个性添入进去。

然后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作者运用了“联想”“想象”的写作手法,你能从文中找到具体的例子读读吗?

6、这首诗本出于想象,而作者却斩钉截铁的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加以肯定,为什么呢?

答案: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课堂上这个环节学生回答的很干脆,似乎是答案就在眼前了一般)

作业:根据文中所学习的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做研讨与练习第二大题。

反思:

这节课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是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情景,学生说到了“天上有了繁华的街市,还有牛郎织女可以自由自在的来往,在街市里游玩。”

在这个时候,我导入了本诗的背景知识:

“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 《天上的街市》。”

我这样问:“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再来说说作者是想通过街市的繁华,牛郎织女的自由抒发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这个时候,学生很自然的就谈到了街市的繁华说明希望生活富足,牛郎织女的“闲游”“骑着牛儿来往”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幸福、美满、快乐、喜悦、高兴、舒适、美好……的生活。

本来我想是先在开课时就讲背景的,后来忘了,一思考,放在这个时刻吧,没想到效果好的多,看来是要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他,那才叫“雪中送炭”。

在下午的六班上课时,我将指导诵读放在了“情感”后,觉得比在一开始就用感情去读好得多,因为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作者究竟在写什么,只是一个想象的神话罢了,当说出所要抒发的情感后,一切才不一样了。

但很多老师还是在“情感的指导”上总是以煽情为主,不计较究竟为什么要这样读,只是鹦鹉学舌的让学生按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走,但总适得其反,我也是这样,但思考了总比老样子要强得多。所以,我认为教案应在这个地方做一些改正,将诵读往后面放一放。

不过,教案总是预设,而课堂却有生成!不是吗?

天上的桥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 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② 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③ 提高诵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带入意境,使读出音韵美--感受画面美--品味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诵读指导。

三、教法学法:点拨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牛郎织女故事:

天河很深,七夕相会。

新版牛郎织女故事:

天河很浅,天天相会。

二、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三、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读准字音:

⑴自由读;⑵个体读;⑶全班读。

读准节奏:三节拍;重音。

读出感情: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听课文范读,说说你感受到哪些画面?

街灯、明星、

街市、天河、牛郎织女。

四、研读赏析

学习第一小节:(赏析后个体读)

1、诗人望见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街灯(实)-比喻-明星(虚),

明星(实)-比喻-街灯(虚)。

2、这一节中运用了哪些动词?你最喜欢哪个动词?

明:没变;闪:变化。

现:本有;点:本无。

学习二、三、四小节:(赏析后男女接力读,男二,女三,合四。)

(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学习这几小节)

1、一个“想”字总领了这三小节,那么诗人又想到了什么?

美丽的街市、珍奇的物品、天河、牛郎织女、牛儿、流星等。

2、这三个小节中运用了好多动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哪个动词用得好?

来往:来来往往。

闲游:闲暇时在外面随便走走。

提、走:悠闲地走。

表现牛郎织女自由自在、舒适幸福的生活。

联想与想象

联想:甲事物(存在) 乙事物(存在)

想象:甲事物(存在) 乙事物(不存在)

诗人笔下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那你知道民间流传的故事原是这样的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寓意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来往、闲游等词可以看出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幸福的'、自由的,改变了原来故事中悲惨痛苦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人间也应出现自由幸福的生活。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五、拓展延伸

配乐朗读课文,再次感受。

1、个体读。(生生互动点评)

钢琴 献给爱丽丝 钢琴 秋日的私语 萨克斯风 茉莉花

2、全班背。(三步法:读-背-补)

3、个体背。

六、总结

1、学生总结:学习这节课后你收获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

写作特点:节奏和谐,富有音乐性。

联想自由,想象丰富。

七、布置作业

周记写作:

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设想一种“明天的生活”,可以写成散文和诗歌的形式。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八、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联想 想象

街灯 明星 街市、天河、牛郎织女。

天上的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而忍受痛苦的坚强意志,学习他的聪明、善良、正直和勇敢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正直、善良和勇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面对偷东西的人,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他偷了东西,人们不仅不痛恨他,反而视他为“人类的大恩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从天上偷来火种的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概括。

2、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三、精读感悟

1、出示阅读提示;

a、默读课文,先画出能体现出鲁罗米修斯美好品质的语句,然后和同桌互相读读自己画的句子,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b、想一想,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残酷的折磨,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火种呢?(这也是书上文前提示中的问题)

2、生自学后反馈。

预设:学生可能从聪明、善良、勇敢几方面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a、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善良的人时,引导体会在没偷来火种时,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痛苦生活。

b、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勇敢的人时,通过指名读、结合提示语再读、注意反问语气、齐读等方式指导朗读普罗米修斯所说的话:“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c、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聪明的人时,不做讲解;

d、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坚强的人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这个刑罚中最可怕的是什么?

指导看插图,结合文中的描写,想像当时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再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猜想:许多年来究竟是多少年呢?师补充:据神话资料记载是整整三万年。三万年来……;三万年来……;三万年来……(引读13到15段)

痛苦是如此漫长而又残酷,但是咱们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着的是他依旧坚定的声音。出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投影阅读提示)看问题2,现在你们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残酷的折磨,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火种了吗?板书:为人类造福

四、识记生字。

1、看屏幕来回顾一下全文内容。先默读,再指一生读。

2、红色的词语中包含了本课中要求认的9个生字,再指一生领读一下这些词语。

五、升华主题

1、介绍奥运“圣火”的由来和意义。

2、指生介绍收集的各天神的资料

3、欣赏诗歌:《普罗米修斯赞歌》

六、拓展阅读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的形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被我们敬呼为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布鲁诺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请同学们默读手中的阅读材料,边默读边画画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是写写自己的感受。

指生反馈。

七、拓展作业

1、收集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为了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无私奉献的人物的故事,写一写自己的感想,互相交流;

2、收集交流语文七色光四的知识窗中推荐的有关为人类造福的神话故事。

3、推荐班级同学藏书:《希腊神话》。

天上的桥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的感情。

2.训练联想力和想象力。

3.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教学方法: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背诵。

2.分析理解诗中对牛郎织女生活的想象。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街市,人人都很熟悉。那里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那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非常热闹。天上的街市怎么样的呢?试想想,青天之上,白云之间的街市会是个什么样子?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样的人物?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天上的街市》,看看诗人是怎样写天上的街市的,写了天上街市的什么。

范读课文,齐读课文

正音解词

隔(gé)甚(shèn)缥缈(piāo)(miǎo)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定然:必定。

宽广:面积或范围大。

珍奇:希有而珍贵。

闲游:悠闲地游逛。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此后又写了话剧《屈原》等,收在《沫若文集》里。

时代背景:

本诗写于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作者当时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社会的黑暗,上有些感伤,但并不绝望,仍然执著的寻求光明和理想。

“联想的自然,想象的丰富,意境的美妙,语言的优美”可以说是这首诗的特色。那么什么是“联想”“想象”呢?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

课文分析

第一小节①这一节写了什么内容?(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

②课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两个比喻)本体喻体是什么?(略)

其中所写的哪些景物是实际存在的?(“街灯”“明星”)

哪些是由本体想到的?(第①句的“明星”,第②句的“街灯”)

③两句诗写了两种不同的景,从全诗看,哪句主要?为什么?

(第②句是主要的,诗人由星星点点的街灯联想到闪闪烁烁的星星,这是地上的景。想到星星就抬头仰望,就看到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由此自然想到点亮的街灯,这是天上的景。想到天上有街灯,自然有街市,于是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街市的描写)因此,第一句诗引出第二句诗,第二句诗引出下文。

简单地说,诗人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于是想到“天上的街市”。

④街灯亮了,明星现了,正当天黑,这里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黑暗的。)

⑤“远远的”写出了什么?

(指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远远望去,街灯〈本体〉和明星〈喻体〉极为相似,这一联想就很自然。)

⑥“街灯明了”“无数的明星“词性不同是什么”(vadj)

“明“和后面的什么词相呼应?(“现”)准确描摩了夜空中星星闪现的过程。

⑦“点”写出了什么?

(既“点”灯,必有点灯人,既有人,天上也就有个世界。)

⑧“点着无数的街灯“渲染了什么气氛?(神秘奇丽的色彩)

这一节诗句很工整,用喻很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同时,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他既不满于地上的现实,就在想象的天国中抒写自己的理想。

第二小节①写了什么?(天上的街市)

②诗人在这一节中都想到了什么?

(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了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

是怎样描写的?

(用“美丽”形容街市,用“世上没有的珍奇”形容街市上的物品)

诗人按照自己的理想想象,天上远比人间美好。尤其是这样细致的描述,让人觉得似乎已经流连于天上的街市了。

③“我想”和“定然”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表明这里所写景物是诗人的想象)

(而且两个“定然”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诗人坚定的相信那样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一定会有的。)

④诗人为什么憧憬天上的街市?

(因为他厌恶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这种厌恶的感情在诗中含蓄而不露的。

作业:书后练习一二三。

第二课时

第三、四小节

诗人在想象中,天上的街市面上个多么美妙的境界!这么美妙的街市,自然应有人的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再看看诗人是怎样想象的。

①三四两节写的什么?(由天上的街市进而想象天上的生活)

②诗人由天上的街市想到了什么人?(牛郎、织女)

③在传说中,牛郎织女的遭遇怎样?

(牛郎织女被狠心的王母隔在天河两岸。天河深不可测,波涛汹涌,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只能年年岁岁隔河相望却不得团聚,后来喜鹊搭桥,他们才得以一年一会,他们的遭遇是很不幸的。)

④诗人笔下是怎样的生活?

(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地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诗人的想象中,牛郎织女获得了自由,他们生活得幸福美满。)

⑤诗人为什么要把牛郎织女生活写得这样美好?

(牛郎织女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生活是劳苦大众生活的反映,当时的社会极为黑暗,人民苦难深重。诗人希望人民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他渴望出现一个理想的社会。这种生活在当时只能是美好的想象,诗人赞美天上的幸福美好,就反映出人间生活的痛苦和黑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强烈的不满,表达了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的心声。)

⑥在诗人奇妙的想象中,引进了流星,由流星联想到灯笼,结尾更有一番动人的情致

天上的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点及郭沫若的创作。

2、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全诗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2、学习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

3、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德育目标

1、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美。

【教学重点】

1、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把握情感。

2、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联想去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含。

【教学方法】

诵读法,想象法,比较法,启发、引导、问答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特高兴,知道为什么吗?(生发言)因为呀,老师刚刚从天上回来,而且还从那里的街市上为大家买回了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教师播放录音──《小星星》)

(听完后)好听吗?(生答)歌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变成了调皮的小眼睛,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春》中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在今天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看到蓝天,有的同学会想到白云、小鸟;看到大海,有的同学会想到尼莫、铁达尼我们的世界无不充满着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

老师的礼物真的是从天上买回来的吗?(生答)那当然是──假的了。但是老师这节课真的想和大家共同到天上的街市(展示课题)去逛一逛,地上的街市我们大家都见过,有繁华的市场,林立的商店,喧闹的人群,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等。天上的街市有什么呢?是不是陈列有王母娘娘蟠桃园的仙桃,老君炼的仙丹,月宫出产的桂花酒等世间罕见的珍宝呢?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伟大诗人郭沫若是怎样由眼前城市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进而想象出天上街市的美丽图画来,并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理想?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47页《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郭沫若。

二、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明确: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省乐山县人,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收在《沫若文集》里。本诗选自《郭沫若选集》有改动。

本诗写于1921年,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中国仍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面对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者举起了锋利的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虽然当时社会腥秽如血,冷酷如铁,黑暗如漆,可作者并不绝望。在这首诗中,作者想象了天上的美好环境,充满了对理想世界迫切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教师配乐范读。(《小夜曲》)

2、学生正确、清楚地自由诵读,师作诵读指导。

明确:这首诗是比较成熟的现代格律诗,很适合朗读,朗读时要分清节秦,念准字音,读出感情。

⑴这首诗呈现出恬静,明丽、清新的画面,美好、恬静、自在是诗的感情基调,全诗充满幻想色彩浓重的儿歌风味。朗读时节奏不宜太强,音响不宜太重,速度不宜太快,可以轻松、柔和、舒缓一点。

⑵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通过停顿表现出来的。停顿没有固定的格式。设计停顿时,一表达的意思清楚正确,不能把句子读破,二要有利于正确体现作者感情;同时,要从全诗着眼,使语句协调上口。

⑶重音:在朗读时,对某些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加重语气。

3、听朗读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抑扬顿挫的声调的传情达意。

4、生随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四、合作小组思考讨论老师巡堂辅导后进行抢答

故事:1921年11月,《文学周刊》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的新编辑收到了年轻诗人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的投稿,脑中犯难了:好新奇美丽呵!可有些问题他还没弄明白,要不要给他发表呢?于是他就向有经验的老编辑请教以下几个问题,如你是那位老编辑,你怎样回答?(教师屏幕展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堂辅导,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1、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了什么?第二三四节又写什么?

2、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诗中所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何不同?

3、为何对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作这么大的改动?

4、诗作后三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5、能否删掉第一节的街灯、明星而直接写天上的生活?这是什么写法?

(a、故事是编出来的,但这个环节创设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b、作一个有趣的设计最终的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c、讨论时老师可以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象征什么?这就可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了。又如第5个问题涉及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要引导学生从诗歌出发,简单而又明确的理解清楚。)

1、第一节写了街灯和明星,第二节写了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2、可先让学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同。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被无情的分隔在天河两岸,而诗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闲游分析。

3、可插入略谈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4、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5、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⑴联想:第一节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很像天上的星星,就很自然的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这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象打下了基础。

⑵想象: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物品的珍奇,浅浅的、不甚宽广的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的幸福生活。人间天上,亦幻亦真,表现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这种想象,又是以第一节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

五、师提示并小结联想和想象这两个概念

看下列两组句子有何异同,明确什么是想象、联想。

①│他的眼睛像葡萄│他胖的像小肥猪

②│他那晶莹透明的眼睛像熟透了的葡萄│他身子滚圆滚圆的像小肥猪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示:

第①组的两句话都是由一个事情想起了另一件事物,这就是联想。

联想,也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

第②组的两句话,对孩子的眼睛究竟是什么样的,他胖的到了什么程度,都已做了回答,这就是相象。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甲事物────乙事物(相似关系、因果关系)

存在(想到)存在

想象: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创造出)不存在

由以上的概念,可引导学生复习在本学期有否学过类似的情况。学生自由发言,再小结──如:

1、联想:《春》的最后三个比喻句,由春天联想到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突出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

2、想象:《童趣》3个例子,由夏蚊成雷想象成鹤唳云端,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3、据此可辨别这两个概念。

六、能力迁移

试一试,发挥想象与联想,补充句子:

例:甜蜜的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它已经跑了。

1、皎洁的月光像___________________。

2、被放出笼子的那只小鹦鹉像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一天没有吃东西,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全班有感情的配乐朗读,语气舒缓,带出神往之意

明确:结合实际,当堂背诵全诗。

八、教师小结

明确:这样的幸福生活在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只是一个期待实现的梦想,这个梦想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美好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向往光明,追求自由幸福的热情。诗人的意图是明显的:天上的街市比人间美好,这也从侧面流露出他对人间现实的不满。我们现在可以看出:他以天上的美好光明,反衬人间的丑恶黑暗;他以天上的恬静富饶,反衬出人间的污浊贫穷;他以天上的自由幸福,反衬出人间的冷酷痛苦。而现在,我们的生活与诗人当年的想像一样。那就让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再一次重温诗人的这份梦想,再一次品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九、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星空》中的其他诗歌,更好的认识郭沫若诗歌创作风格。

天上的桥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依据文章的表达顺序,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希腊神话故事的有关音像、图片资料;准备外国古典名著名篇的阅读推荐篇目、资料。

学生:制作阅读外国古典名著的读书卡片,准备交流。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导入

1.大家知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火。能说出火的用处吗?

2.可以这样说,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征。在我们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背着天神宙斯,把火从天上偷下来带给人间的神话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天上偷来的火种》。(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能在3分钟内读完全文,并能说出大意。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点抽查、集体校正)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火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火为人类带了什么?为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勾画、圈点、旁批,画出疑问或感兴趣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

1.交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穿插分段、概括段意和主要内容的训练,并注意方法的.引领。)

2.交流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奉献的精神。)

3.质疑问难,生生、师生互动释疑。

四、研读课文

1.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依据,相机利用课文插图。)

2.火神和大力神有哪些认识和看法?(在课文中找理由)

3.课文中哪个场景或细节给你印象最深,联系全文说说感受。

五、拓展延伸

1.把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伙伴听。(抓住梗概,不改变原意,可补充情节和细节)

2.阅读几篇神话故事,制作读书卡片,与同学交换阅读卡片。

天上的桥教案篇7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3、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见课下注释①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电脑课件或透影片,把天上街市的美丽境境界再现出来,力求把学生导入神话般的迷人的境界中去,共同朗读,共同欣赏。)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明确: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五、分析、解读全诗。

(一)、先出示联想、想象的定义。(透影)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仰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同学来说说。

明确: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三)、讲解二、三、四节诗。

(1)、一个“想”字总领第二、三、四节诗,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美丽的)街市

(珍奇的)物品

(浅浅的)天河

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2)、请同学分辨这是联想还是想象。

明确:课文第二、三、四节诗运用了想象。

(3)、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明确: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全诗齐读这首诗。

七、试着背诵这首诗。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背诵并用毛笔正楷字抄写。

九、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联想:街灯

明——闪

明星

明星

现——点

街灯

想象:街市(美丽的)

物品(珍奇的)

天河(浅浅的)

牛郎织女

来??

闲游

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户外游戏教案最新7篇

大班教案垃圾分类教案7篇

幼儿教案科学教案反思7篇

2的加法教案大班教案7篇

游戏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

安全教案防溺水教案推荐7篇

蒙氏教案科学教案模板7篇

游戏教案表演游戏教案7篇

安全教案防溺水教案精选7篇

艺术的教案大班教案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574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