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范文网 >工作计划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课程的逻辑结构,在编写教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表达的语气。

2.练习复述故事内容,对小山羊和小灰兔作简单评价。

3.认字5个,写字7个。

4.继续练习学过的独立识字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对小山羊和小灰兔作简单评价,从而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名言,说理解,那要是不讲信用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学习这样一个故事。

二、学生字、练复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识字。

2.出示词语,练读,

3.出示自学要求:

(1)小灰兔和小山羊约了几次 ?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 表示,并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4.出示ppt,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三、品课文,解读“守信”与“失信”

第三次相约,小山羊——犹豫了

1.小山羊“犹豫”什么?

2.小山羊为什么犹豫了?你喜欢谁?

3.小山羊是怎样守信的,小灰兔又是为什么失信的,默读课文2.3段,按题目要求做,画完后自己读一读(ppt)

反馈:

(1)指名读小山羊的做法,你为什么这样读呢?齐读。

(2)指名读小灰兔的做法,引导学生注意“一会儿、一点儿”,与上一段小山羊等小灰兔比较,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小灰兔的不重信用。指名再读这段话。

(3)师生模仿情景,体会小山羊的着急心情和小灰兔不负责任的心理、行为。

4.仿照前一段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第三段:抓住重点词,体会这一次小山羊和小灰兔的不同表现,并且前后桌交流自己的看法,指名读、谈理解。

理解“抱歉”,引导学生注意小灰兔说的最后一句话:“你等着,我一定来!”

5.小山羊会不会等小灰兔呢?

预设:

(1)估计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小山羊不会等小灰兔了。

(2)可能会有学生说小山羊会等小灰兔的。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比如说小山羊不在自己家里等而是去小灰兔家叫他,再比如说小灰兔失约后,小山羊郑重地批评小灰兔,让他认识到不讲信用的错误,改掉这个缺点,这也是对小灰兔的一种帮助啊!

四、拓展延伸,口语交际训练。

你想对小山羊或小灰兔说些什么呢?读背名??

五、学习写字

1.复习认读生字

2.记字、组词、写字:重点指导——顺、遇

板书设计:

小山羊和小灰兔

守信 失信

犹豫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3)组词法认字。

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

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

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

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 犹如 王府井 绚丽 繁华 光彩夺目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焕然一新 一幢楼房 华灯高招 从天而降 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

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

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

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

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

(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件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 灯 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讲坐在炉子上的一壶水开了,瓦特却没有熟视无睹,而是思考、追问、联想、研究、实验,最后发明了蒸汽机。学了课文,让学生认识到瓦特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不放过那些似乎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能想象到更多的东西。

本课要求认字7个:壶、母、炉、啪、够、产、蒸。写字8个:瓦、母、炉、被、够、产、吸、蒸。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7个,会正确书写9个,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熟练地朗读课文,体会疑问句与反问句的不同。

3、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对不懂的问题,能动脑筋思考,寻求答案。

教学建议:

本课生字识读和书写比较简单,除个别须指导外,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根据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生能很快掌握。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对瓦特很陌生,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瓦特的资料。对于课文的理解,教师应先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然后抓住重点段落,引领学生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被()每()炉()吸()

破()母()护()级()

二、选字填空。

称秤

1、妈妈去集市上()了5斤水果。

2、叔叔要用()称菜。

在再

1、小朋友()操场上做早操。

2、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

相关资料:

瓦特(1736--1819):英国蒸汽机发明家。生于格林诺克的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受家庭影响,从小就熟悉一些机械制造的知识。18岁,他到伦敦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很快掌握了制造象限仪、罗盘和经纬仪等技术。1756年,他到格拉斯哥大学担任教学仪器的修理工作,进一步熟悉当时比较先进的机械技术。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修理仪器期间,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它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经过试验,成功地制造了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和工作可靠性,迅速被各个工业部门采用。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瓦特图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交流搜集的科学家的资料。

介绍瓦特。(出示瓦特图象)瓦特是二百多年以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的蒸汽机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瓦特小时侯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

板书课题。认识“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效果。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文,思考:瓦特在什么情况下发现壶盖会动的?壶盖为什么会动?

2、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4、重点学习二、七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朗读理解)

5、师:瓦特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壶盖会动的原因,你认为瓦特是个怎样的人?你今后打算怎样做?

6、学生讨论后汇报。

7、小结: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们都做个有心人,长大后取得比瓦特更大的成就。

四、辨析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小组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哪些字最难写?

3、全班交流。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议作业。

壶盖为什么会动(二)

一、简介瓦特,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查阅到有关瓦特的资料了吗?哪位同学介绍一下?

2、小组内交流资料。

同学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瓦特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瓦特,关注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壶盖为什么会动。

二、初读课文,愉快识字。

1、请选择轻声或默读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把课文读给同桌听,相互正音,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识字情况。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小组内读课文,讨论:瓦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整理学生的意见。

4、根据学生意见,抓住以下几点理解内容。

(1)瓦特总喜欢问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理解瓦特好奇心极强。可以与自己做比较,这种情况我们也见过多次,我们好奇过吗?想弄明白过吗?

(2)瓦特喜欢追根问底。

引导学生抓住第6自然段,理解瓦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问过以后就不管了,而是仔细观察,寻找其中的奥秘。然后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句子“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与“更多的水汽,就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比较其语气的不同。

(3)瓦特能够认真研究。

读课文最后一段,明白了什么?

生:瓦特长大后还在研究这个问题。

瓦特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师:为什么用“终于”?引导学生用“终于”说一句话。

是啊,瓦特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你想对瓦特说什么?

四、读说评议,体悟内化。

1、小组讨论:瓦特能够发明蒸汽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善于观察周围事物。

(2)善于思考。

(3)不断试验。

(4)借鉴别人经验。

……

2、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拓展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搜集科学家的故事或图片,与小伙伴交流。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二、教授方法,读懂题意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习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

(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

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①)。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读。(师:谁愿意读一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景?其他同学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呢?)

2、理解“劝”的意思,指导朗读

(1)回想: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怎么劝的呢?

(2)谁来当一当这个街坊?

(3)这句话中有个词能体现街坊很着急担心,你们猜猜是哪一个?(赶快)对,抓住关键词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你来当一当这个热心肠的街坊。

(4)师启发:还可以怎么劝?要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怎么劝?要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年人怎么劝说呢?

(着急的、中肯的、语重心长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师:你看看,这养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却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贴:不知悔改)

5、品“结尾”感知人物:

小结:第一次丢羊他没听劝,结果会如何呢?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

(1)指生读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养羊人的心理。

(师:知错不改,导致养羊人第二天羊又丢了(板贴:再亡羊)此时他的心情用文中一个词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2)那他会想到什么了?他会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会一只只丢下去)。想到这儿,他就拿起工具(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6、小结:养羊人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叫错而能改。(板贴:错而能改)

(三)悟一悟——读文析理

(1)你怎么评价这个养羊人?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为时未晚”。(板贴:为时未晚)

三、联一联,举一反三

(一)举一反三《讳疾忌医》

师:现在我们穿越历史,来到春秋时的蔡国,看看寓言讳疾忌医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结局。

播放视频《讳疾忌医》

师: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最终病死,而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却再也没有丢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

(二)联系生活

1、给出情境:

(1)一位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期末成绩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提醒他。

(2)同桌眼睛近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他:“我们一定要保护眼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学的《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这本书记录的是我国20xx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历史,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人成虎,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甚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23年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以“树根”为题,写了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烧,木匠认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艺术家却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启迪人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2) 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去发现、总结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课题

1. 教师演示课件:

这是一棵普通的树根,被人丢弃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没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捡起来,从此,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3. 板书课题:树根。

二、 创设问题,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1. 精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 出示小黑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 指名汇报交流。

(3) 比赛朗读。学生评价。

(4) 指导背诵。

2. 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找出描写艺术家雕刻树根过程的词语。理解“仔细琢磨、精心雕刻。”

(3)句子对比朗读:体会“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诵。

3.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1)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称赞”

(3)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秀的根雕作品时,会怎样称赞?

(4)美读全文,讨论课后题:

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赞成哪一个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5)背诵全文

三、启发激励。

1.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蕴含着美,只要你用美的心灵 去审视他们,你就能发现美;而我们的双手,正是创造美的巧手 。

2. 欣赏作品

四、板书设计

老太太 烧 饭

木 匠 (用)树根 做小凳

艺术家 做根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师工作总结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个人工作总结5篇

湘美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质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教案5篇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册语文教学计划5篇

语文八年级下册演讲稿5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优质5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373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