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范文网 >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6篇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教案,通过制定优秀的教案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顺利,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6篇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篇3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59练习十8~11t及思考题)

教学目的:1、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数加减。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 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1)记时,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师:说一说,40+30=?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里说出计算方法。

(3)指名说出计算方法,还有谁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练一练(第8题)

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30 90-50 100-80

95-5 80-80 60+6

40+20+8 80-50+4

40+50-30 90-60-10

3、听算

师报算式,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检查听算能力。

10+40+30 40+20+30

70-40-30 60-20-30

二、读一读,算一算

1、(课件出示p60 9t)

要求:1、读一读,读懂题意。

2、指明读题加深理解。

3、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磁性教具摆出10t

要求:1、仔细看图,数一数桃和梨的个数。

2、比一比,谁的个数多?

3、指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从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组里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几个?少几个?再填空。

3、课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丽的校园,在逐步出示三个同学的对话,

师:从刚才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校里有什么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馈,说出你的问题和算式。

(3)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思维训练

p60的思考题

下面每个括号里能填什么数?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复习要求:

学生进一步弄清概念,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解答问题。

复习步骤: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分别说出从1――9的值。

2、求1的平方――15的平方分别等于多少?

二、概念

1、圆、圆心、半径、直径。

2、圆周率、圆的周长。

3、圆的面积。

4、环形。

三、弧、圆心角、扇形。

熟记:

(1)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2)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打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打对称轴。

(3)圆的画法。

(4)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四、公式

1、求圆的半径r

(1)已知直径d,求半径r

(2)已知周长c,求半径r

2、求圆的'直径d

(1)已知半径r,求直径d

(2)已知周长c,求直径d

3、求圆的周长。

(1)已知半径r,求周长c

(2)已知直径d,求周长c

4、求圆的面积。

(1)已知半径r,求圆面积s

(2)已知直径d,求圆面积s

(3)已知周长c,求圆面积s

5、求环形的面积

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五、作业:

课本第120页9、10题。

课本第123页11――12题。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故事吗?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的花果山对小朋友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吗?

二、 提出问题

1、出示《来到花果山》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你说我讲红点中所示内容。

(1) 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树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树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数一数一共有几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来

(2)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 认识加号。

(4) 理解算法。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结合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问题口袋中,待学到相关知识时再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五、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六、谈收获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篇6

教学课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 )=15 9+( )=18

15-9=(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第1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教案参考5篇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8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推荐7篇

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最新8篇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7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8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优质5篇

202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篇

202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56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