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不断更新自己感受的一种方法,决定成败的关键就是在细节之上,我们要认真写好体会,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唐山宴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唐山宴心得体会篇1
晨曦微露之前,如炬的唐山城市“图腾”——抗震纪念碑直抵苍穹。作为一个大地震幸存者和记录者,4个小时前,我就早早守护在此,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与45年的悲伤“永久告别”。45年前的夜,闷热,让人异常烦躁。
今夜,凉风扑面,倍觉清爽。黑暗中,我几次读起纪念碑碑文,慢慢地,文字幻化成妈妈和24万多罹难者的名字。惨烈的唐山大地震中,年仅11岁的我不幸被砸伤,颅底骨折,被医院下过两次死亡通知。幸运地是,我被转到xx的医院,经过100多天的治疗,最终伤愈返家。灾难突如其来,人们懵了,来不及流泪。那时年幼,面对母亲的罹难,我未流一滴眼泪,这事让我愧疚至今。我参加了唐山大地震30周年和45周年采访,结识了许多地震孤儿和幸存却已截瘫的朋友。时至今日,他们仍难以抹掉地震给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伤痛。几个地震孤儿曾经回绝了我的采访,“当年的伤痛我们不愿再触碰”。
几天前,得知xx学校的xx等老师,想在大地震45周年纪念日前来唐山看望这些地震孤儿时,我对要不要去采访心里有一丝犹豫。因为这也许是再一次揭开他们心底的“伤疤”。无助中,我拨通了与我一起长大的孤儿xxx的电话。让我意外地是,她一口答应了我的采访请求。更让我意外地是,xx与地震孤儿xx、xx等一起接受了我的采访。xx说:“45年了,我们已经逐渐忘记了伤痛,更多的是感恩。”与这些地震孤儿不同,唐山大地震截瘫者被称为这个城市的“集体伤痕”。如今,面对大地震带来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身体及心理伤痛,这个特殊的群体已愈发坦然。“1976年7月28日,我第二次生命的生日。”人生已经度过一个甲子的截瘫者xx说,她用摔碎又攒起来的灵魂记住了那个时刻,用撕心裂肺的痛感记住了死,也记住了生。
45年,她最期待每个不同的明天。至今未成家的xx除了感恩,更渴望拥有新的生活。在我看来,45年后,纪念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场灾难中遇难的人们,也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伤痛,感恩前行。今夜,我与其他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抗震老兵重聚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一起挥洒掉悲情的眼泪,在肃穆的鲜花和点点烛光的映衬下,告慰45年前罹难的24万多唐山大地震同胞。此刻,我难以抑制45年的悲痛,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纪念碑后,面向妈妈死去的方向,眼泪夺眶而出。
“妈妈,45年了,请原谅不孝儿这迟来的眼泪,来生您还做我的好妈妈!”慢慢抚平心头的伤痛,我用舌尖抿掉泪水。此时,太阳冉冉升起,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映得通红。唐山,现今又找回了蓝天白云的城市,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唐山宴心得体会篇2
唐山——万里长城脚下的一座英雄的城市。x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没有把她震垮,如今她又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唐山从毁灭、再生到振兴的不平凡的历程,靠的是党的英明领导和全国军民的无私支援,使她创造出人类与自然灾害斗争历史上新的奇迹。英雄的人民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的抗震精神,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宏伟画卷。
当年,唐山人从废墟中爬起来,掩埋了亲人的尸体,他们挺起脊梁,在x年里,用血与汗筑起了一座崭新的凤凰城。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唐山人民将再生凤凰的羽毛梳理得如此靓丽多姿。崛起的新唐山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再也找不到一丝往日的遗痕,竟让我感到如此陌生。它像海市蜃楼般的美丽动人,但这不是稍纵即逝的幻梦,而是我镜头前的真情实景。一颗冀东平原上的璀璨明珠重现在世人面前。走进唐山,恰似走进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新唐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激励着唐山人民昂首阔步,创造一个更壮观、更繁荣、更美好的现代化城市!
现在唐山市以实现城市环境绿、美、亮、净、新为重点,以综合治理为手段,以法制管理为保证,坚持标准,体现特色,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确定了城市园林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这个规划,唐山市在公园、绿地建设和道路、小区绿化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
我们走在唐山的街头巷尾,看到岁月早已抚平了强震的裂痕,凤凰城内处处焕发着青春的气息。
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四周环顾着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建筑和宽敞的柏油马路,看着享受都市生活、沉浸在幸福中的人们,谁能想到,x年前,这里发生了二十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呢?
唐山还有一座美丽的公园,那就是凤凰山公园。它虽然没有桂林那么秀丽,没有泰山那么壮丽,更没有故宫那么著名,但是,它却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良好的环境。
南湖公园一年四季总是盛开着艳丽的菊花。到了夏天,不仅有菊花,还有满湖的荷花荷叶。荷花荷叶不仅多,荷花的颜色也很多,有白的,有粉的,还有鲜红的.!炎热的夏日,一片片树林为行人蔽日。
唐山的幢幢高楼鳞次林比,条条马路通达宽阔,街上的行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车辆川流不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街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一座座漂亮的住宅楼,在那宽大明亮的阳台上,整齐地摆着绚丽多彩的鲜花,犹如一个个让人赏心悦目的花房,令人目不暇接。
我爱我的家乡,不仅因为她给了我许多欢乐,更重要的是从这座城市的崛起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才智。我决心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珍惜这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把我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唐山宴心得体会篇3
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李元妮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我总是自以为,是一个行将成年的人,其实在我生活过的短短19年光阴中,我可以说是毫无阅历,至少,我总是不懂得珍惜的含义,而这部电影却第一次让我懂得,珍惜拥有小盆里的蔬菜,鱼缸里的热带鱼,恩爱的夫妻,和睦而快乐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事,都可以随着大地小小的抖动一次身体而成为过眼云烟,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后,我们可以指责老天的不公,痛惜失去的一切,可是在这一切牢牢握在我们手中时,我们可曾如此地珍视他们?
李元妮在片头给过女儿一个承诺,“明天,妈再给你买西红柿。”明天,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我们的口中不也是有很多明天吗?——“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 “今天累了,明天再做这些题。” “孩子,明天我再陪你玩。”,有时,我们确实是因为太累了,太忙了,把事情暂搁到了明天,可有时,我们是否是在“明天”真正解决了这些事,我们也许在明天来临时,以另一个理由将事情推到了更遥远的明天,然而我们可曾想过,我们其实就像是那只“明天再垒窝”的小猴子,今日复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浇个猝不及防。
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恰恰便是这个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充实繁密,然而秋风一打,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零了,往往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看一看,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我们往往太过熟悉,熟悉到我们总是天真的以为,他们永远都会陪在我们身边,不会消失,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类永远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点小小的变动,上帝一个小小的玩笑,都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往往这时,我们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贵,因为没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很多人总是恐惧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然而恐惧又有何益,我们既然无力对抗自然,还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学一些知识,多陪陪父母孩子。我们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决人生中每一个未了心愿,但我们至少可以,多珍惜一下身边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宴心得体会篇4
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地震共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受伤,经济损失30多亿元。啊!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在地震发生后,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的小女孩,和弟弟同时被压在一块巨大的石板底下,母亲只得忍痛割爱放弃一个,“救儿子!”姐姐方登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说的每个字,这短短的几个字让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方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
后来,这位可爱的小女孩被雨水一淋,便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一直折磨着她, 2008年汶川发生了地震,方登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作,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方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前的家,见到了她那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
方登和妈妈相认了,妈妈带她去了爸爸方大强的墓地,方登伤心的哭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要珍惜我们脆弱的生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今后一定要好好的地学习,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
唐山宴心得体会篇5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 9 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痛苦的创伤。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灾后救人的时候,这一观念还刻画在人物的语言、行动里。当时的情景让那位母亲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龙凤胎),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同一块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个,这让那位母亲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办法呀!最后,她选择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亲一直认为姐姐死了。这让庆幸活下来的姐姐一直对她妈妈憎恨不已。就这样,时间无声无息地过去了 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 年,妈妈对“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维持了 年,直到 年后的一天他们相认之后,一切的误会与惭愧才终于解开了。
我看完电影后深受感触,非常惊讶,也非常感动。惊讶的是仅仅 秒就让唐山这个大城市沦陷成一片废墟,一片血迹斑斑的废墟,一片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四万人的废墟。感动的是一位母亲,就因为救人时没有救她的女儿而惭愧,而伤心,而开始讨厌自己,这种情感竟持续了 年。 年里,每年女儿的祭日,母亲都会向女儿忏悔,诉说心中的内疚,无论儿子如何劝说,母亲都仍然执着的为女儿祭奠, 年坚持不懈。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啊!
有一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情人有情。大地震后的几天,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姐姐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他们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视她为掌上明珠。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一点足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同情心是无处不在的!从这对夫妇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亲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证明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爱!
有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是啊!真的没有了,玻璃撞碎了,谁又能重修与好呢?生命的破碎,谁又来替你平复呢?仅仅 秒的时间,也许就是你一个转身、你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从此永安于地下!人们却用了漫长的 年的岁月,重建家园,重新抚平心灵的创伤! 秒的毁灭, 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爱护!这两句话让我这个影片观后者,铭记于心!
唐山宴心得体会篇6
2017年12月18日,峰火文创大会(2017)盛大启幕。在“文化产业新态势”主题论坛上,雷文涛,作为有书创始人,资深创业者,分享了他在知识服务创业过程中的心得。
有书作为一个知识服务平台,帮助人们在阅读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自创建以来,它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2017年,带动超过150万人读完5本书以上,带动的图书的销售量达到一亿左右。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雷文涛有着独家的12条法宝。
一、打情怀牌。情怀是一种文化和使命感。这种文化和使命感对内可以聚集人才,能够凝聚人心,因为大家都认同,所以,爆发出来的坚持、信念,可以一直走下去。
二、坚持核心理念。有书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生活状态。持续阅读,人们就有很强的生长动力,能够不断进化,会让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
三、问题越大机会越大。很多年以前,人和人并不相互连接,没办法互动,并形成持续的阅读动力。这是很大的问题。但是,有书并没有放弃,而是一直观察,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找到了解决之道。因此,当一个问题产生时,不要被吓倒,而是要持续观察,找到问题背后的巨大机会。
四、竭力取得关键洞察。有书曾经做过调研来了解读者的文化心理和现状,有了这次洞察之后,根据消费者的阅读习惯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推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聚焦方能突破。资源永远有限,如果找不到一个聚焦点从具体的切点切入,再多的资源很容易被消耗,并且没有效果。
六、起一个好名字。名字有一定的诱导性,转化效率就比别人好一点。一个好名字可以大大减少营销的费用,营销的难度。所以,如果创业者做一个产品的话,这方面一开始要下大力气。
七、产品思维做自媒体。雷文涛说道:“我们把自媒体当产品来运营,我们进行栏目的设计,围绕公众号开发了打卡,开发了笔记这样一系列小的功能。通过这个功能用户上来之后就能够每天有一些产品化的抓手抓用户,我早上打早读的卡,晚上打晚读的卡,还要写笔记,还要评其他书友的一些随笔,报名参加一些活动,都在我们公众号上能完成。想到有书不会想到单篇文章,因为单篇文章品牌的附加不够强。这个思维让我们在公众号上有很鲜明的定位,很多人一想到有书,是带着我读一本书,带着我把书读完。”
八、内容是抓手。我们一方面把内容的定位、内容的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会在内容做很多特别精细的抓手设计。
九、和书友成为朋友。我们和书友成为朋友,我们也会坚持社群价值观,我们陪伴但不迎合。
十、漏斗-喇叭效应。即喇叭扩散效应来抵消漏斗的衰减效应,那它就形成一个加强的闭环,1个用户会带来1.1个用户,又会带来1.1个用户,裂变的效应。这两个能爆发式的发展就可以用这样一个裂变的思维,一定要形成裂变的产品化的自驱动。
十一、较高的用户密度和使用频次。只有较高的用户密度和较高的使用频次才能产生滚雪球的发展效应,而且会持续下去,不断裂变。
十二、可持续发展之道。免费是获得用户的重要方式,但是一直免费并不能长久,因此商业化保证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唐山宴心得体会篇7
昨天,我在晚上又一次的观看《唐山大地震》,通过这次观看,我有了不同往常的思考。
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短暂而剧烈的时间内,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 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短暂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于他们来说,活着,仅仅只是个开始。
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24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是一让人无比悲壮的数字。
在灾区现场,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的尸体和家属的无助,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的好心人参与了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在人越是无助地时候,越是渴望帮助,我们就应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
让我们携起手做一个热心肠的人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