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范文网 >心得体会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8篇

不管是从什么事情有感悟时,我们都可以将自己的感受整理成一篇心得体会,通过记录一份出色的心得,从而可以抒发个人的观点,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8篇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1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生的光阴若白驹过隙,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如鎏金石刻般,虽经时光河流千百年的冲刷,不但没有流逝,反而越发弥足珍贵。这其中,就有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故事,其所蕴含的传统与美德,融入语言,汇入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今日看来,这些优秀传统家风依然可以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彭玉麟戎马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清朝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一生曾六辞显官:他曾因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辞安徽巡抚;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为由,请辞督掌八省的`漕运总督这一天下第一肥缺;曾在四年间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危难关头,彭玉麟总会临危受命,而后功成身退,从不贪恋权力。

彭玉麟廉洁奉公,虽居高位,却始终坚持不要钱的生活准则。他曾将7年间所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分文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在权贵当道、横行的清末,彭玉麟成为一个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的名臣。

不仅严以律己,彭玉麟对待子女亦非常严苛,从家书中可以看出其良好的治家风范。当得知儿子修葺旧屋花费不少时,彭玉麟谕子书中写道:以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奢靡若此。今小民庐舍被焚,归无足蔽风雨者,官员亦多贫乏,兵丁欠缺粮饷……小子狂妄,使予赧愧!他还曾劝诫儿子习勤保家声:今后当痛自改悔,锐志向学,慎勿享馀荫,以为衣食饱暖无所忧,便学走马王孙故态,盖自堕落之不足,而堕落其家风也。

不仅对子如此,彭玉麟对亲属亦多有要求,他写信给弟弟告诫其不要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之则引私人,结朋党,于国事无补,徒糜国库……恐其违法,而有私情屈逆吾心,不能正法。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家风的力量总能穿越时光,发挥出令人惊叹的道德引导力和约束力。家风家训家规,或刻于石碑之上,或镌于牌匾楹联,或传唱诗词之中,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有形,于无形无声处指引着子孙后辈向优秀先辈看齐。有些家风已传承几百年,如明朝太仆寺卿何以尚所相传恪守的何氏家训,500年间不曾断续,教化早已超出本家族人,对当地整体民风民情亦有着泽润之效。

何以尚历任明朝户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等,官至太仆寺卿。他一生为官清正忠诚,敢于与当时的权臣严嵩的行为做斗争。何以尚之所以能够刚正不阿,与其家族家训有着密切联系。

早在明朝初年,何家就制定了《何氏家训十二则》,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祖、敦族、为善、守成等12个方面,教育子孙忠孝、清廉、正义。何以尚的父亲何世锦孝行出名,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他在庭院悬挂非仁毋为,非义毋行,夙夜匪懈,无忝尔所生的训辞匾额,并一再力戒后人但为天子官,勿为私家官,但为庶民官,勿为子孙官。

何以尚中举后,乡民在村中旌善亭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庆贺仪式。庆祝之时,何以尚建议拟些村规民约,以改变村风,弘扬正气。于是在其父的主持下,拟定了《乡约十条》挂于亭中,并更名亭子为乡约亭。历经460多年,乡约亭一直完整地保留至今。何以尚的一生都在忠诚地践行着何氏家风,在其告老还乡时,朝廷封赐玺书称其承家节操,澡行诗书;宏猷末试,终养归休;教子以孝,而作之忠。

村中子弟务宜礼教修明而后文人蔚起,人才辈出,簪缨继美,登科甲之荣。村中子弟务宜读书积善,正心修身,弘扬文章报国,忠孝传家风。崇尚节俭以养廉,厚储资财以育才养贤……这10条乡约与何氏家训一起,成为传承何氏家风的精神纽带,从此该乡中秀才、举人的,在兴业县居榜首,自明嘉靖至隆庆、万历三帝就有12人中举。纵观历朝历代何氏族人,不论文治武功,始终遵法纪守规矩,为民者鲜有违法犯罪,为官者均清廉正义。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2

本人及其家属,一个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单位副职干部,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

我认为,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标事项,我没干预过一次,也没背地里让亲友同事参与过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购及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进行阳光操作;优抚安置、调残评残、城乡低保工作中,我没为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打过招呼、发过话。

我认为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的,品德必须高尚。周恩来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不以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属下谋取私利,其高风亮节,世界敬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他时刻用“十条家规”的尺子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规范家人的行为,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认为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权高位重,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为此,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是句老话,但从这句老话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诸如大到人、财、物规范管理制度,为民服务承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软环境建设评优制度;小到上下班纪律、机关作风建设、年度考核等制度,都应不断建立,不断完善。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我决心做到天天常思己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党和人民信赖的民政干部。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3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4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小则影响家庭,大则影响社会。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由千千万万个文明家庭所组成的。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套标准,也对孩子划了一些底线,那些可为那些不可为,越过了这些线就要对其批评惩戒。这些标准和底线就是所说的家风家训吧,归纳起来就几个字:“孝、诚、礼、勤、俭”。

孝,即教育孩子孝敬长辈,孝敬师长。我们家有高龄的外公和外婆,平时就以两位老人为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的感触是,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更易接受,易信服。孩子他妈做了什么好吃的总是教育孩子让老人先吃,同时让孩子亲手给邻居老人送去一份,这样久而久之,在孩子心里种下了要“孝敬长辈”的观念;诚,即教育孩子为人要诚实、诚信。

每当孩子撒谎时,我总是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耐心地引导他说说事情的真相,并告诉他做人要诚实,诚信即守信,家长以自己为榜样,对答应孩子的承诺要实现,反之也要求孩子要守信。礼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礼貌的人。关于这一点,我孩子做得还不错,每遇到我们街上的人无论老少,总是恭敬地问声好,以致于全街的人都说他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勤就是教育孩子要勤奋努力,不能好逸恶劳。俭即要求孩子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另外,我还经常谆教孩子,要学会拥有一颗“爱心”,爱生活,爱环境,爱他人,爱社会……

总之,只要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材。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5

家风,是一个家庭里长期存在的习气与风尚,它既是长辈们举手投足间的真情流露,也是每一名家庭成员的重要精神印记。我的爷爷今年89岁,平时没什么喜好,却唯独痴迷于象棋。我家的家风,便被爷爷刻进了那棋盘的方寸之间。

爷爷的象棋里透着一股对生活的向往。爷爷一年四季都会去村头下棋。五六点钟的清晨,天边还有一轮月色,一大早,爷爷就拎着马扎出了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爷爷边走边哼着歌,一路奔向他最热衷的战场。村头的小卖铺是爷爷和棋友们的根据地,一群老人围坐在棋盘前,噼里啪啦一顿交火。太阳快要落山时,我去喊爷爷回家吃饭。夕阳下,爷爷神采奕奕,目光如炬,完全看不出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爷爷常说,有乐趣的生活才有意义。对爷爷来说,下棋便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爷爷的家风里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那种发自内心的执著深深地影响了我。我愈发地体会到,无论再忙再累,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唯有如此,方能时刻对生活饱含热情与期待。

爷爷的象棋里透着一股对输赢的豁达。说到底,人生是一场自我博弈。于逆境中愈挫愈勇,于顺境中戒骄戒躁,这似乎都能在那小小的棋局里寻得见踪迹。下棋,输赢是常有的事。平日里,我经常与爷爷切磋棋艺。于是,爷爷会摆出各种残局让我解,七星聚会野马操田大九连环……明明看似于我有利的局势,总能在不经意间被爷爷翻了盘。见状,我也只能缴械投降。可爷爷却说:下棋,要走一步看十步,就算只剩一兵一卒,也不能轻易弃局投降。顺境中,稍有疏忽也会满盘皆输;逆境中,迎难而上方能扭转乾坤。输与赢,往往就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爷爷的家风,便是面对挫折时的洒脱和迎难而上,也是面对成功时的谦虚和戒骄戒躁。

爷爷的象棋里透着一股对后辈的疼爱。窗外的夜空飘着雪花,屋内的灶台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爷爷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下棋便成了我们最好的交流方式。以前,每逢过年回老家,我都会和爷爷下上几盘象棋。向来刻板的爷爷一改往日的严肃,那被岁月布满的皱纹也平添了几丝笑容。还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因输了棋而大哭大闹,耍起赖时,我走两步,爷爷走一步......嬉笑中,我们便把象棋玩成了新花样。这两年,因为身体原因,爷爷很少下棋了。上次回去,我偶然间看到了窗台边斜放着的旧棋盘,上面落满了灰尘,似乎还能看到车、马、炮在上面叱咤,兵、象、士在上面交锋,但更多的,是一幕幕我和爷爷下棋时温馨的画面。爷爷的家风里,更有对后辈浓浓的爱与亲情。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6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7

今天天气凉爽,我们在老师进修学校四楼有幸地倾听了范老师的有关家风家训方面的讲座,台下座无虚席,都在认真聆听学习。

在范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知道了曾国藩家训及他的《十二日课》,知道了钱钟书夫妇、俞平伯夫妇、冯友兰、梁启超、傅雷、汤用彤等名人的书香家庭。让我认识到了家庭建设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说,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儿女以及双方的父母,让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欢喜夫妻。我们要以爱为根,做到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下一人的责任。注重家教首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

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注重家风,就是传承好家风,不断地释放正能量。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可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尽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但幸福的家庭却有着相似的家风,有的讲究道德、诚实守信;有的崇尚知识、重视学习;有的勤俭持家、尊重劳动;有的家庭和睦、科学教子,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础上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家庭建设中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点。中国梦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在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风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谛。

家教家风心得体会范文篇8

我家的家风,只能用两个字来代替——严格。也正是这个家风,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名言经常被妈妈当口头禅。每次写完作业拿给父母检查的时,若是由于自已的粗心做错了,必定会把我的耳朵听出老茧来才肯罢休。

一天,表组她们来我家玩,妈妈临上班时交待我们打扫卫生——拖地和抹灰,一个小时后,干完了所有的活。我们各自干自已的事,我写作业,云云看电视,轩轩上网。下班后,妈妈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当面检验。忽然,妈妈问道:“是谁抹的灰,是谁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静轩说道,刹那间,妈妈怒气冲天,大声说道:“‘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务,你看看,这就是你抹的灰,为什么书柜书下面没有抹?还有,为什么地上还有灰尘?”话音刚落,堂姐和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声来,但却没有逃过妈妈的眼睛,妈妈不等我回答,又冲着她们使出了狮子吼:“轩轩、云云,你们怎么回事,妹妹没干好活,你们当姐姐的,居然干得比妹妹还离谱,瞧瞧,这茶几跟没擦一个样,轩轩你居然连被子都叠不好,你们还怎么当紫怡的榜样?……”唉!可怜我们三的耳朵。

做人,要诚实、诚信、知错就改。“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这句则是爸爸的口头禅。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改正,不能撒谎。

星期五,放学回来的我冲回家,打开书包,拿出笔和作业就努力奋斗,想快点写完作业好出去玩。可楼下不时传来的笑声使我写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没写完还可以留到明天写,我还是下去玩吧。”就这样,我和楼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来了,看见我在玩,没写作业,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妈妈就严厉的问我:“紫怡!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拿来给我看。”“还……还没,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写。”妈妈听了生气的说:“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课,明天何其多,你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行?现在立马去写。”我不敢怠慢,立马跑进房间……

其实,严格只是我们小孩对大人的代名词,实质上蕴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们不爱学习,大人怎么办;我们有了判逆心态,大人怎么办……我原本不爱英语,爸爸坚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读,现在我的英语很好,经常在比赛中获奖。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总是让我在作文网或报纸上投搞,开始写作时,爸帮我写好提纲,经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过爸爸这关,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质的提高,经常在作文网征文中获奖,报纸也多次刊登了我的习作,还有两篇习作入选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让我受严格的家教,受爱的呵护,受心灵的洗礼……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爱心家教心得体会5篇

家训家风心得体会最新8篇

当家教的体会心得体会精选7篇

关于亮家风守家训的演讲稿8篇

家风及传统美德的演讲稿8篇

家风跟工作总结8篇

家育家风演讲稿推荐8篇

家风家训讲话稿8篇

有故事的家风演讲稿8篇

正家教演讲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862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