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需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忠于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流浪地球》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流浪地球》的作文篇1
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姑姑一起到电影院看了一部我们中国的科幻大片,开篇之作《流浪地球》!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很久以后,太阳即将毁灭,地球上变成了冰川人类,在地球上建立了地下城,并且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参与流浪地球这一任务的航天员们踏上了征程。
由于地球上大部分的推进器都停止了运动,需要利用火石重新点燃推进器。可当推进器,全部点燃的时候由于受到木星的引力影响,地球即将和木星相撞,这桌紧急时刻,刘启突然想到了他的父亲刘培强,曾经告诉过他母亲体内大部分都是氢气,只要点燃,木星就会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会将地球推到很远的地方!刘启和他的同伴们试着将木星点燃,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是由于燃料不够,“火柴”没有点燃木星,为了让地球能够活下去,刘启的父亲刘培强,驾驶着空间站撞向了木星,以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地球以及更多人的生命!
当我看到所有的人都完成救援任务,准备再看家人一眼,而只有刘启等人在想办法点燃木星拯救地球!可他们的力量根本不够,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拯救地球,与是他们鼓励全球救援队,一起来帮助他们的时候,我心里,非常的温暖,全地球人一起保卫地球!形成了一个大家庭,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
在刘启四岁的时候,刘培强就去执行流浪地球的任务了,刘启从小失去了父爱,他非常恨刘培强,最后刘培强为了保护地球,撞向了木星!其是刘培强还是很爱刘启的,只不过是为了全人类没有机会表达罢了!
这部电影是我国科幻电影的开篇之作,期待下一部比这部更加精彩!
《流浪地球》的作文篇2
春节的时候为了特地去看了这部片子,出来以后就一个感受:这部片子就是即使世界已经有了好莱坞,但中国也要发展自己的电影、电影工业的原因。
关于选材,get中国问导演为什么选择《流浪地球》?郭帆导演说大刘的书我每部都看过。当时有三部大刘的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可以选择拍成科幻,当时我的第一直觉就是如果三部选一部就一定是《流浪地球》,后来仔细的想了下也只能是《流浪地球》。因为这个故事是可以被装入近未来的,而且我觉得《流浪地球》有一个很酷的形式感,虽然我当时也说不清为什么它很酷,我只是觉得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真的很酷,但觉得它酷的原因我不知道。那个原因是我后来去了美国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东西在美国人看来不光是酷,而且是很奇特的,原来它是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内核,就是我们对土地、对家园的深厚情感,才会导致我们连逃离的时候都要带着家。所谓的家并不是说物理上我们呈现的地球,是一堆石头,房子的六面墙壁这样的物理空间。这个房子当你买的时候代表了你的家庭,老婆,孩子甚至还有你丈母娘看你的眼神。这是我们中国人对家的理解,它绝对不是一个物理空间。当我们把地球推离的那一刻,我们推离的绝不是一个物理的一块石头,它推离的是我们的家,我们所有的情感载体。这个东西不是西方的,是特别中国的。原来它酷的来源是我们文化给我们的,在外国人的眼中是特别奇特的。我突然意识到什么是中国科幻,中国科幻的内核应该就是这个东西,至少在这个影片中是它。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成年礼。为中国科幻电影照亮了道路。这是一部致敬、借鉴各路好莱坞大片,但是内核非常反好莱坞的片子。真实观影之后确实也有同样感想,这部片子屡次打破了我往常看好莱坞灾难片科幻片得到的认知。这就是我开头所说的,为什么有了好莱坞,我们依然要有自己的电影,自己的电影工业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应该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出,舆论阵地,我们应该去争取。就好像这部片,传统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的是英雄史观,强调的是没有主角团队就没有人类和地球的明天。
但我们其实从来不这么说,很早就有伟人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不是由一个个英雄推动的,而是由人民推动的,英雄史观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少了某个主角,人类就会灭亡?不会,少了主角,还会有另一拨主角成为主角,继续着推动历史或者拯救人类的进程。而主角之所以作为主角,很可能仅仅是他是一个亲历者、见证者。
《流浪地球》的作文篇3
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在这部史诗级科幻巨作流浪地球中,开头便说明了:希望,是支离破碎的未来人类的唯一精神依托。
在科技发达的未来,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但就在这时,一个梦魇一般的噩耗传入了人们的耳中太阳将在100年内彻底土崩瓦解,人类如果不及时离开太阳系,可能会遭遇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因此,科学家们将目光转移到了42光年外的一颗恒星上。这颗恒星像太阳一样,拥有核聚变的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将利用行星助推器将地球脱离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去往另一颗太阳之处。这场空前绝后的大规模人类迁徙,史称流浪地球。
主角刘启,是出生在这个灾难年代的人。他的父亲刘培强在其四岁的时候,就成了国际空间站领航员。自幼丧母的刘启,从小跟着姥爷和妹妹韩多多生活在温暖的地下城。时光如梭,转眼间,娃娃般的刘启已长成了21岁帅气十足的小伙。而此时,父亲刘培强也该退休了。正当刘培强与空间站的新人交接任务完毕,准备回家和孩子一起过新年的时候,木星的引力却硬是离奇地把地球吸了过去。此时,本来冰天雪地的地球表面加上引力的增加,顿时山崩地裂,北京等地的建筑物也轰然倒塌。刘启一行人被迫前往上海。而就在姥爷韩子昂看到自己的曾经的家上海变得面目全非时,说了一句令我记忆犹新的话:
这里,曾经是爷爷我的家啊。那时的人们,不关心什么太阳系,只对一种叫钱的东西情有独钟。那时的爷爷,赚不到钱,但每天还是很开心是啊,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吗?有些人,赚不到钱,甚至妻离子散;而另一些人呢,虽是富贵荣华,却已失去生活的乐趣。现在的人们,又有几个,能做到韩子昂这样,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呢?
剧情接着往后,刘启等人离开上海,来到了赤道上的一个发射基地,准备用他们渺小的力量点燃它,希望这可以把地球推离木星。但此时木星已经快要撞击地球了。危机关头,众人想出了用行星助推器的等离子光波点燃木星,造成冲击波推离地球。但是火焰还没有达到木星表面,就在此时,刘培强为了儿子以及地球人民,牺牲了自己以及空间站,点燃了木星,也点燃了我们观众的泪点。
牺牲,永远是一个崇高而又容易被深埋的话题。想要活着,是每一个生命的天性,正如救援队强征韩子昂车辆时,韩子昂飙车,想带着他的两个孙子反抗任务;正如老何每一次耍滑头,只为活命;正如最后基地里盲目撤退的那支小队;正如所有泪流满面开车逃跑的工作人员。而这个世界,之所以有牺牲这个词,就是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只是有活着,还有活着的意义。活下来,如同突然调头,却又决定再拼命一搏的推针人;如同为了解除bug冻死在硬件室内的老何;如同当年在海啸中伸手拯救朵朵的韩子昂,如同路上成了冰雕的运石人。没有牺牲,何谈活着?如果刚子不牺牲自己换来韩子昂那几分钟,韩子昂的几句话又怎么会影响他的孙子?他的孙子又怎么重燃救援队的希望?最后唤起全球人的再一次振作?
在灾难与牺牲面前,活着,都显得艰难而奢侈。
每一部新的影片就相当于一个新的世界,我们的内心会产生许多不一样的想法,观后感,就是简要概括所看主要内容,再谈具体谈感受。写观后感主要就是抓重点,突出一部作品里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或情节来写。如何正确看待作品和观后感之间的关系呢?以下由工作总结之家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流浪地球》的作文篇4
看完啦!电影编剧厉害!完全是在大刘的背景设定下创造了一个新的故事嘛,当然很多细节上看得出致敬了原著。
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编剧厉害啊,能把大刘这种缺少“人性”的风格,改编得如此悲壮而令人感同身受。电影看到一半就开始哭得喘不上气,只有吴京出现的时候可以暂时歇一会儿2333。
吴京的表演和大刘的风格有一种蜜汁契合,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你真情实感的代入。怎么说呢,大概就是在塑造一个人的时候完全没有冲突。看电影的时候,其他角色会让你揪心,你不知道他下一秒会不会死,不知道某一刻他愿不愿意牺牲自己,正是在这种抉择和挣扎中人性方显可贵。但刘培强就不一样了,你知道他已经准备好去死了23333。而大刘创造的大部分人物则是,按照既定的轨迹完成自己在故事中应有的作用。大刘在创作中的问题是,他洞察了人性,却抓不住。
看完书之后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很喜欢,书中联合政府最高领袖投降时说,“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而电影中吴京用酒砸毁人工智能时,莫斯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同样是理性的瓦解和人性的回归,大刘描绘了恶的一面,电影中却展示了爱与善的一面。像硬币的另一面,填补了末日之下仍旧存在的美好的空白。正是这种对立和难以捉摸,才让人类显得独特而可爱吧。
总之就是超好看啦,我要吹爆大刘吹爆吴京吹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作文篇5
电影,可给人启示,可让人深思,可令人感动。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我的心像是被撞击了似的猛然触动,怎样也无法想象那一天降临的场景。
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开始不断膨胀,地球将面临被气化的危险。此时的人类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作出了大胆的想法:携上地球离开太阳系。这将是一场长达2500年的恢弘计划,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刹车阶段。人类不惜一切代价建造一万台行星发动机,用其巨大推力迫使地球停止自传。二、逃逸阶段。全功率开启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驶离太阳系。三、先流浪阶段。利用太阳、木星完成最后加速,驶向新家园。四、后流浪阶段。地球驶出太阳系后,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利用500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1300年。接着转换发动机,用700年进行减速。五、新太阳时代。地球进入新家园比邻星的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可现实与计划总有不同。当地球驶近木星的时候,被木星引力所影响了路线,径直冲向木星。据计算,将于37小时4分12秒后,撞击木星。残酷的事实让人们绝望不已,纷纷放弃。最终还是刘启等人坚持下来,不惜以生命做代价,向木星发起冲击,以反射回的力拯救了地球。
影片中有不少泪点。有刘启拼命挽救姥爷的急切,有韩朵朵充满哭腔的恳求,更有刘培强为了儿子驾驶空间站撞向木星的决定。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是全影的情感核心,激情中难免透着些许悲壮。
莫斯说:“让人类保持理性,是一种奢求。”的确,人在感情面前往往会不计后果。刘培强也是为了刘启,或许也为了地球,所以才驾驶着空间站去撞木星。要知道,空间站保存着人类受精卵,以及各种人类文化传承。就算地球毁灭,空间站依然能在宇宙中四处漂泊,人类至少不会马上灭绝,人类文化传承也不会丢失。而刘培强此种举动,就是浇灭了人类心中的希望:刘培强没有把握一定成功,而后路也没有了。但对儿子深深的爱,使刘培强毅然决定要尝试。而对于刘启来说,自小父亲的离家以及父亲放弃母亲的决定,使二人之间产生了无形的隔阂。并且父亲说刘启抬头就能望见他,刘启一直认为这是在骗自己。可当刘培强撞向木星时,那一刻他真的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再也无法回来了。那一瞬间,刘启对刘培强多年的怨恨一下被击破,他万分不舍。其实刘启心中也未必没有刘培强,只是亲情尘封多年,使刘启对父亲下意识排斥。而当心中最深处的感情被生死唤醒,刘启疯狂想要挽救刘培强。正是血浓于水,多年父子情中掺杂的水分,又怎么浓得过血脉相连的一个“情”字呢?二人之间的父子亲情,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让人深思。有科学宇宙的奥秘,有临危不惧的冷静,更多的,是感人的亲情。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写作文的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