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递影片中的积极思想,影响更多人,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表达水平,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海蒂》电影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1
今天上午,我语文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叫《海蒂和爷爷》。
电影讲的是从小就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她只能和姨妈一起生活,在某一天姨妈有事要忙,就把海蒂送到爷爷家来照顾,但是爷爷看了几眼就气愤的让她们滚出去,姨妈把海蒂留了下来,让爷爷又看见了,爷爷让她出去,而她的姨妈一下子就跑了,无奈的爷爷只好把海蒂留下了,一开始爷爷很讨厌海蒂的,但是到了最后被她的情感给感化了,她还认识了一个放羊的小男孩皮特,有一次皮特趁海蒂玩的时候,把海蒂的食物给咬了一口,有一次爷爷做了一个雪橇去了皮特家,皮特有一个奶奶,牙齿也快掉光了。
有一天,姨妈要把海蒂带走,爷爷表示不行,还说海蒂是他的,最终海蒂被姨妈卖到了一栋别墅里,别墅里海蒂被很多人嘲笑和歧视,她还认识了一位叫克拉拉的人,克拉拉两腿瘫痪了,她们俩也成了朋友。
最终海蒂回到了阿尔卑斯山见到了爷爷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2
海蒂很小就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伶仃飘零,所幸得到了姨妈的收留,然而,这照顾却不能够持久,最终,海蒂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投奔住在那里的爷爷。在村民们眼中,爷爷是个倔强而又古怪的老头,对其敬而远之,然而海蒂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发现了爷爷深藏在内心的柔情,一老一少两人卸下心防,相依为命。一个名为皮特放羊男孩成为了海蒂的新朋友,两人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
但好景不长。贪婪的姨母黛特试图将小海蒂骗走买给富贵人家做富贵小姐的玩伴。善良的海蒂和主人家的残疾女儿克克拉培养出亲密的友情。可是海蒂在城市里待久了,很是思念家乡和爷爷。于是小海蒂常常梦游,医生建议把小海蒂送回家乡。可是克克拉的父亲不同意。因为有海蒂在,克克拉开朗了许多。最后没有办法,只能将海蒂送回了家乡。
而克克拉不同意,海蒂只好告别克克拉回到爷爷家。后来克克拉渴望和海蒂再次相聚,也来到山上和海蒂一起生活。在海蒂的帮助下以及心理的驱动下重新站了起来。和海蒂一起奔跑……
海蒂是一个天真可爱无邪的孩子,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海蒂心思单纯,待人和善。她不会因为到了城市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而忘记了爷爷。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3
世界上,有最美的人,有最美的地方,有最美的书……当然也有最美的电影,最美的电影,在所有人眼中,想必只可以是《海蒂和爷爷》吧!
为什么能称上最美电影呢?
也许,在每一部电影中,反派是必不可少的,但,这部电影里你可找不到像反派这样的人物,而且,每一个人都含有温暖与美好,美好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一个仙境般的地方,住着一户人家,海蒂和爷爷。海蒂每天都会与朋友皮特去牧羊,并亲自给海蒂做了一把木椅。好日子过了不久,她的姨妈找到了海蒂,小海蒂还没来得及向爷爷告别就被姨妈接去了法国。即使小海蒂离开了爷爷,也一直紧握着爷爷亲自为他做的一只小木头老鹰。
但小海蒂在这里也得到了一个新的朋友——克拉拉,她们俩一起学习,从未上过学的小海蒂一个字母也不认识,老师准备放弃她时,克拉拉的奶奶启发了小海蒂。后来,海蒂在众人面前读完了一个故事,所有人都很惊讶。之后,海蒂出现了梦游的现象,医生认为,小海蒂是因为想家才会梦游。众人没有办法,只好将这个向往自由的小精灵送回了阿尔卑斯山。
我很喜欢克拉拉的奶奶,她很伟大,如果没有她,小海蒂就不会识字;如果没有她,就没有小海蒂后来的样子。我觉得这个奶奶善解人意,她把克拉拉带到了小海蒂家里散心,正是因为这样,克拉拉才站了起来。没有一个电影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这部电影或许也有缺点,却被温暖填平了。
小海蒂就像一匹自由的小野马,在阿尔卑斯山中自由奔跑。小海蒂只要身处这里,就不会有忧虑。
克拉拉是一位小公主,但她小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由于伤心她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可她却遇到了小海蒂,海蒂给予了克拉拉的信心,最终使克拉拉成功站了起来。
这是一个幸福甜蜜的影片,一个幸福甜蜜的故事。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4
在阿尔卑斯山来了一个小姑娘,她叫海蒂,她的父母去世,她的姨妈不愿要她,把她放在爷爷那儿。刚开始,爷爷并不喜欢她,渐渐地,海蒂用天真无邪打动了爷爷。过了没多久,她又被姨妈接到一个有钱人家中,但她不识字,还不遵从饭前规矩。在那儿,她收获了一个朋友——克拉拉。克拉拉是个残疾人,本来十分内向,被小海蒂的活泼所影响也变得乐观起来。然而,海蒂终究会想爷爷的,不久得了相思病,在医生建议下小海蒂回到了阿尔卑斯山,克拉拉也在那儿学会了走路。
这部电影由《小海蒂》改编而成。电影中她还有个好朋友叫彼得,爷爷给了海蒂一大块儿奶酪和香肠。在电影里,彼得偷吃了,可在我的书中,是海蒂自愿掰给他的。不仅这样,当彼得打小羊时,海蒂不让打还承诺,每天给他一半食物。我震惊了,怎么有人傻到会把吃的给别人去不让他打小羊。当我看完了,我懂了,这是善良。
海蒂,我对她的评价:善良、天真、有爱心。
虽然每个人都很渺小,都很微不足道,但只要互相关心彼此照应,那么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5
电影讲述了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海蒂用一颗善良的内心照亮世界,温暖自己的故事。
海蒂自幼父母双亡,由姨妈黛特照顾,后因姨妈的工作调动无法继续照顾她,便将海蒂送到从未谋面且性格孤僻的爷爷家。
第一天晚上海蒂睡在爷爷家的羊圈里。
第二天爷爷带着海蒂找到牧师,请他帮忙给海蒂另找住处。牧师答应下来,并要求爷爷继续照顾海蒂三天。
第三天爷爷让羊将军(牧羊男童)皮特带着海蒂去山上放羊。
在爷爷家的这三天时间里,海蒂并没有感受到爷爷对她的爱,特别是电影中的几个特写镜头可以说明:
1、餐桌前只有一把椅子,吃饭的时候,小海蒂连坐在桌边的机会都没有。
2、爷爷家只有一张床。
可是海蒂并没有因此感到难过,相反她却觉得很快乐。她的快乐来自于那美得让人惊叹的阿尔卑斯山:碧空如洗广阔的天空;一望无际绿色的草地;展翅翱翔威武的雄鹰;悠闲自在吃草的羊群······也来自于海蒂善良、纯真、坚强的内心。
经过了几天的相处,海蒂用自己的行动打开了爷爷那颗沉封已久的心。
爷爷对她的爱也表现在细节中:
1、海蒂放羊回来看到桌边多了一把椅子(爷爷趁着海蒂去放羊亲手制作的);
2、虽然只有一张床,可是海蒂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睡在爷爷阁楼的干草堆上,再不用去挤羊圈了;
3、当大雪封山,皮特去上学,爷爷感受到海蒂想念朋友的闷闷不乐,制作了雪橇带着海蒂去皮特家看望他。
在皮特家,海蒂看到了皮特的奶奶。奶奶的眼睛看不见,牙齿几乎落光了,连硬一点的面包都无法啃食,海蒂的内心充满了同情,这也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就在一切都变得温馨而美好的时候,姨妈的再次出现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原来姨妈将海蒂卖给了法兰克福一个富商家庭,给家中无法行走的独生女儿克拉拉当陪读。爷爷自然不同意,可是姨妈却在海蒂放羊回家的路途中将她拦截,并连哄带骗将她带上了开往法兰克福的火车。
海蒂很快和美丽有教养的克拉拉成为了好朋友。在这里,海蒂学会了很多的礼仪,还有识字发音(其实一开始她是拒绝认字的,因为皮特告诉她放羊的人是不需要识字的),她的改变源自于一个人,这个人我在后面细说。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虽然海蒂每天都锦衣玉食,也开阔了很多的眼界,但是她思念爷爷、思念阿尔卑斯山、思念羊群和草地的心却越来越强烈,直至患上了梦游症。
家庭医生建议要把她送回阿尔卑斯山,克拉拉父亲决定由男管家护送她回去,并给她带上大量的软面包和香肠。
海蒂回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赶到皮特家,把所有的软面包送给了奶奶,并给了皮特很多香肠。
回到了阿尔卑斯山,回到了爷爷身边,海蒂又恢复了正常。而克拉拉因为想念她,在爸爸和奶奶陪同下来到了这里,居住在这里的时光让克拉拉站了起来,最终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幸福的结局。
这部电影一上映,我就带着女儿去看了,女儿全程看得很投入,这真的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影片呢!遗憾的是只有中文字幕,若有中文配音的话,受众面可以更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好的电影,都会在里面寻找教育的方式。无论是《音乐之声》,还是《放牛班的春天》,又或是《海蒂和爷爷》,都会给我一些启示。
1、有机会就多接触大自然
影片中的每一处自然景色都是可以作为壁纸使用的,那种天然形成的调色盘会让人的视觉无比舒适,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学?无论从事的是何种艺术,大自然都能带给我们灵感。
光着脚丫在草地肆意地奔跑,在氧吧中尽情地大口呼吸,不知不觉中净化了心灵,治愈了身体的不适,提升了幸福的感受力。学龄前儿童没有那么多学业压力,就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大自然接触。
2、“自由”
自由不是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真正的自由是在有规则,有边界的基础上的自由。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每天都会把家里的物什严格消毒,她要确保孩子接触的东西要足够干净,结果孩子无法适应外面的环境只能待在家里,最后得了自闭症。”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过度养育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
到了饭点就喂,也不管孩子今天胃口好不好。
只要喂下去,家里的大人就开心,反之就会很焦虑,我的孩子不吃饭会不会营养不良?会不会长不高?几顿饭真的就影响了身体健康吗?当然不会。那为什么家长还会这么做?因为家长不相信孩子的感觉,不愿意放手,所有的积极期待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家长为中心,所以家庭模式进入了一代又一代复制和循环,成员之间没有边界,有的人甚至把模式延伸到学校里,工作中。
小时候干预吃饭,长大了干预升学、择业、择偶。
直到有一天家长问孩子:“你自己没有想法吗?别人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呀。”想一想,是谁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早已丢失的自我。
充满自由的阿尔卑斯山让海蒂重拾生命力,也让从小过着公主般生活的克拉拉恢复了双腿,奇迹般地站起来。
真正的自由就像一颗种子,在心中种下了,就会开出无比美丽的自由之花来,就有了生命的力量和色彩。
3、最好的教育手段是“润物细无声”
海蒂因为听皮特说爷爷曾经杀过人,有点害怕,不想睡在阁楼的干草堆里,爷爷透过观察发现了海蒂的担忧,他是这样告诉海蒂的:“人们总是喜欢说闲话,你必须决定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别人的话。”
海蒂想了想,扑过去给爷爷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想也就是这一刻,爷爷卸下了所有伪装的冷漠,全心全意地爱着海蒂了。
克拉拉的奶奶也是一位睿智有爱的教育者。当她听到女管家向她诉说海蒂种种的不是,奶奶并没有轻信,而是决定自己去试试。
她躺在海蒂的身边给她读绘本,讲到精彩的部分她戛然停止了。海蒂要求继续讲完,奶奶鼓励她自己看,可是海蒂表示自己不认识字,奶奶问她为什么不愿意识字,她说皮特告诉过她“读书没用”,奶奶说;“你不要相信别人说的就是对的。”
奶奶用这样的方式激发了海蒂识字的热情和信心,海蒂真的克服了识字障碍。
从法兰克福回到阿尔卑斯山,爷爷将海蒂送进了学堂,当老师让大家说自己的梦想时,海蒂的陈述引起了哄堂大笑。
当奶奶把克拉拉送到阿尔卑斯山和海蒂团聚时,海蒂向奶奶诉说了自己的梦想和烦恼,奶奶的回答再一次让我肃然起敬。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奶奶在回到法兰克福之前,拿出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送给海蒂,希望她写下自己的故事。奶奶也让海蒂明白一个道理:实现梦想需要开阔的眼界,同时最宝贵的是坚持。
4、善良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也温暖了自己
海蒂第一次看到皮特用粗暴的方式对付两只打架的山羊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将自己的食物分给皮特一半,只希望他不要伤害山羊,并且许下承诺,只要不伤害山羊,以后的食物都分给皮特一半。
海蒂和克拉拉悄悄溜上街带回来几只小奶猫,女管家对猫毛过敏,不允许她们养猫,男管家立马把小猫全部抱在怀里,对着孩子们说:“我来帮你们养吧。”
海蒂的父母早亡,姨妈把她送给陌生的爷爷,爷爷不要她,她就去和小羊睡。在皮特家看到双目失明,牙齿基本掉光的奶奶,心生怜悯,跟爷爷说觉得自己很幸福。
海蒂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她用自己的善良,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无论世界如何待我,我都保持自己的本质,全力以赴维护那一颗纯净的心灵。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海蒂正是因为善良、勇敢、坚强使自己频频遇到好人,这些珍贵的品质足以让她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善良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也温暖了自己。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6
周六的早上,我在神舟影城观看了《海蒂与爷爷》这一部电影。
海蒂是一个孤儿,由爷爷和大叔抚养,由于爷爷年纪很大,无力给海蒂的生活给予帮助,而大叔,天天在外地卖草帽、卖地瓜,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小海蒂。后来,海蒂的姨妈在法兰克福找到了一份工作,并把海蒂带到了一个富贵人家中,在这里,海蒂受约束、受折磨,最后在克拉拉小姐的帮助下,海蒂终于重返家园。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受启发,海蒂乐观坚强,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
反观我自己,对学习很是懒惰,一遇到难题就对爸妈说“我的智商只能这样了”,从来不会动脑动手去列数举证。比如前些日子做的一道题:ab3456与ba3456相差18万,题目问这个六位数ab3456是多少,列出全部答案。我一看题头就大了,就愣了半天,数字之多,这么复杂,一个小学生怎么会做呢?我根本没动脑筋想想,就嚷嚷着说“不会,不会”。
妈妈对我的态度显然是生气了,但她还是很耐心地对我进行了指导。经妈妈这么一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目并不难。一开始,我看见一堆数字就觉得很吓人,也没用心去解决它,反而是放弃与依赖他人。我脸红了,向妈妈道歉,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么不战而退了。
“天才就是用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所以我要向海蒂学习,学习她乐观,积极向上,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周六的早上,我在神舟影城观看了《海蒂与爷爷》这一部电影。
海蒂是一个孤儿,由爷爷和大叔抚养,由于爷爷年纪很大,无力给海蒂的生活给予帮助,而大叔,天天在外地卖草帽、卖地瓜,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小海蒂。后来,海蒂的姨妈在法兰克福找到了一份工作,并把海蒂带到了一个富贵人家中,在这里,海蒂受约束、受折磨,最后在克拉拉小姐的帮助下,海蒂终于重返家园。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受启发,海蒂乐观坚强,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
反观我自己,对学习很是懒惰,一遇到难题就对爸妈说“我的智商只能这样了”,从来不会动脑动手去列数举证。比如前些日子做的一道题:ab3456与ba3456相差18万,题目问这个六位数ab3456是多少,列出全部答案。我一看题头就大了,就愣了半天,数字之多,这么复杂,一个小学生怎么会做呢?我根本没动脑筋想想,就嚷嚷着说“不会,不会”。
妈妈对我的态度显然是生气了,但她还是很耐心地对我进行了指导。经妈妈这么一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目并不难。一开始,我看见一堆数字就觉得很吓人,也没用心去解决它,反而是放弃与依赖他人。我脸红了,向妈妈道歉,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么不战而退了。
“天才就是用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所以我要向海蒂学习,学习她乐观,积极向上,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7
朋友圈里看到钟杰老师推荐的这个电影,带着好奇心点开了这个电影:画面一开始,出现了绵延的山脉,一个穿着漂亮裙子的女孩走在绿色的草地上,仰望着高空中翱翔的鹰,伸开双臂享受着飞翔的感觉。一会儿她脱掉了那身漂亮裙子,甩掉了帽子,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女孩就是主人公海蒂。
这样一幅唯美画面,你绝对想象不到小女孩的命运是那样的悲惨:海蒂很小就失去了父母,无依无靠伶仃飘零,所幸得到了姨妈的收留,然而,这照顾却不能够持久,最终,海蒂来到了阿尔卑斯山,投奔住在那里的爷爷。后来阿姨又把她卖给了一个富人家,做任性孤僻的小姐的玩伴。虽在富裕的人家里,吃的穿的住的都比那个放羊为生的阿尔卑斯山好,但是小海蒂还是日日夜夜思念那里的爷爷和玩伴皮特,同时,由于思念过重,压抑成疾,使得小海蒂患上了梦游症。当主人得知小海蒂的梦游是思念忧郁成疾而致后,好心的主人决心将海蒂重新送回爷爷身边,就这样,海蒂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无拘无束美丽无边的阿尔卑斯山。海蒂写信邀请克拉克,开明的奶奶亲自将不能行走的孙女克拉拉也送到阿尔卑斯山,与海蒂居住、玩耍一段时间。没想到,最终,克拉拉的腿竟然可以站起来了,给了所有人一惊喜!
看了这部电影,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拥有一颗善良和开朗的心,可以让事情好转起来。海蒂的遭遇很可怜,姨妈不能继续抚养她,爷爷开始的时候拒绝接纳她;她都没有抱怨和怨恨。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第二、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就会发现原来曾经很苦的自己其实也是很幸福。到皮特家玩耍,看到皮特的奶奶不仅眼睛看不见,而且也吃不了硬面包,于是海蒂对爷爷感慨他们相对于皮特的奶奶,已经是很幸福了。并由此,记下了奶奶不能吃硬实物,后来在富人家看到软面包,偷偷为奶奶保存起来。那么小的孩子,心里就已经开始关心别人了。
第三、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不要盲目听信于别人。有一天小伙伴皮特说爷爷曾杀过人,海蒂开始畏惧爷爷,爷爷告诉海蒂,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听信于别人。对于任何一件事,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第四、要想让孩子热爱读书,不用去给她讲读书好的大道理,只需要让她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之后,她自然会喜欢上读书和学习。克拉拉的奶奶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奶奶,晚上给海蒂读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将海蒂的注意力吸引住后,在高潮部分停下来,让海蒂自己从书中找答案。于是,海蒂识字速度倍增,很快就可以自己读故事书了。我们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时,要抓住教育契机,关键时刻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有梦想就要勇于去实现,不要害怕别人嘲笑,别人的嘲笑是因为他们的世界很小。克拉拉的奶奶送给海蒂一只漂亮的笔和本子,但是海蒂并没有表现出兴奋,奇怪之余,奶奶问海蒂为什么不喜欢,海蒂说她在村里课堂上说出自己“想写故事”的梦想被孩子们嘲笑的事情后,奶奶语重心长的告诉海蒂,“你看过的世界,要比村里那些孩子要大很多,所以不要害怕被他们嘲笑,他们嘲笑是因为他们知道的世界太小....”正是这句话,鼓励海蒂,勇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开始在自己的本子里构思自己心中最美的故事。
第六、每个人都有缺点,要多看对方的优点,忽略缺点,可能就会收获一辈子的朋友。首先是小伙伴peter偷吃海蒂的奶酪和香肠,虽然海蒂发现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大对方的缺点,而且一直记住对方的优点,使得与皮特保持特别好的友谊,而且,皮特作为回报,也带海蒂看过许多他发现的美丽景色。其次是,富家小姐克拉拉,长久无人陪伴之下养成的任性孤僻的性格,海蒂一直陪伴着克拉拉,和克拉拉聊天,带着她玩耍,由此也慢慢打开了克拉拉长久孤僻的心结。当海蒂要离开,重新回到爷爷身边时,克拉拉跟自己的父亲大喊大闹,想要自私的永远霸占海蒂,甚至因海蒂的准备离去而不理海蒂后,海蒂依然把她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多次写信给她,并欢迎克拉拉能够到阿尔卑斯山来找她玩,正是因为包容和真诚,打动了任性、自私、孤僻的克拉拉,在奶奶的带领下,来到了阿尔卑斯山,并在此发生了腿可以治理的惊喜。海蒂永远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她的生活很幸福。
希望自己做一个像海蒂一样的人,热爱生活,以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海蒂》电影观后感篇8
影片《海蒂和爷爷》改编自儿童名著《海蒂》,作家是瑞士的翰娜·施皮里,拍摄地是取自由阿尔卑斯山脉覆盖的瑞士的一个东部乡村,那里风景自然而优雅。
主人公年幼的海蒂在父母双双去世后由姨母抚养。一天,姨母需要外出工作,把她交给爷爷抚养,爷爷是一个遗世而居的在外人眼中孤僻古怪的老人,爷爷也不愿收留她要把她送走,最终她的可爱与善良感化了爷爷。
在这里认识了顽皮的牧羊男孩皮特,皮特每天带她去高山上放羊,她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年春天,皮特要去上学不能和她一起玩了,下雪的时候爷爷带她去找皮特,皮特的奶奶是盲人,当海蒂给她递面包的时候奶奶说太硬了吃不了,回去的时候在厚厚雪地里海蒂对爷爷说“你知道吗?奶奶看不见,连面包也咬不动,我们还算幸运,对吗?爷爷。”这一幕特别令人感动。
突然的一天,姨母回到这把她偷偷地卖给双腿瘫痪的富家小姐克拉拉当玩伴,从此,海蒂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克拉拉因为她的陪伴而感到开心,可是她却一点也不快乐,这里有严格的女管家和专制的克拉拉的父亲,太多的条条框框,她失去了自由,她想念那座美丽的大山,想念爷爷,也想念皮特,她变得沉默寡言,只有克拉拉的奶奶看出了她的心事,她给海蒂讲牧羊人的故事,更让她勾起了家乡的回忆,后来她积郁成疾,在这种情况下她们终于同意送她回家。
她见到了皮特,还给皮特奶奶带来了松软的面包,在那个熟悉的木房子前和爷爷紧紧拥抱在一起,回归到以前无拘无束的生活,她感到无比的和惬意和幸福。她和皮特一起上学,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他们长大想当什么,皮特说他想当牧羊人,另一个男孩说想当钢铁匠,一个女孩想当农民,当海蒂说她想“写故事”的时候,大家哄堂大笑。她想起自己很久没联系的克拉拉,于是她写了一封信向她描述了自己的生活,希望她来看望自己,克拉拉和奶奶一起来了,在这里,海蒂带克拉拉体验自己的生活,克拉拉开心极了,皮特却不愿意接纳这个女孩,他偷偷将女孩的轮椅推向山坡,将故事的剧情推向高潮,在克拉拉想去抓蝴蝶的刹那,她自己居然站了起来,双腿可以动了,这让所有人感到惊讶。
观影感受:
1.皮特对海蒂说:“你爷爷曾经杀过人”,海蒂被吓到了,要求回羊棚睡觉,爷爷对海蒂说“人们总爱说闲话,你必须决定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其他人说的话。”在课堂上,海蒂回答“我想写故事。”遭到了大家的嘲笑。老奶奶说“他们的见识太少了,海蒂,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个村子,但是你见过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东西不是吗?如果有一件事会让你开心,那你就尽管去做,无论别人说什么。”这分别是两个老人对海蒂说的话,但蕴含人生哲理,孩子往往对是非不具备判断力,而老人历经众多,能心态平和并且通透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2.海蒂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在高山上她有爷爷、皮特和羊群的陪伴,她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影片的开头、中间、结尾都有她脱下外套徜徉在长满野花野草的山坡上的场景;她还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当皮特惩罚羊的时候她拼命护着,当她给眼睛看不见的皮特奶奶递面包后发现她咬不动时感到很同情。而克拉拉作为富家小姐比较自私,最终的剧情是双脚瘫痪的克拉拉自己站了起来,虽然有些夸张,但我认为影片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是要让孩子在相对民主的环境下成长,而不是大人一味的说教,其危害就像是拴住一个人的脚使她停滞不前并且感受不到丝毫的快乐;只有当他们精神自由的时候才能摆脱身体的束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