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范文网 >工作计划

漱漱口健康教案8篇

一个灵活的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教案,教师能够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下面是会写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漱漱口健康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漱漱口健康教案8篇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粘有青菜、小鱼、西瓜、糖果、蘑菇的“丁丁”挂图;

图片3张(小水杯,小水滴);音乐伴奏

2.学具:幼儿每人一个小水杯、水、脸盆或水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它很喜欢你们,你们想不想见见它呀?好,我们来看看它是谁。(揭示挂图)嗨!这个小朋友名字叫做丁丁,跟丁丁打个招呼吧!

二、学习漱口方法

1.哎呀!丁丁有一个好大好大的嘴巴,它很喜欢一下子吃很多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呀?(青菜、小鱼、西瓜、蘑菇、糖果、)。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请一位幼儿上来点数食物。

2.丁丁吃了5样东西,他吃了水果,又吃了蔬菜,还吃鱼,一点也不挑食。告知幼儿不挑食才是个健康的`好宝宝。

3.吃完东西,丁丁说:“我想休息休息,可是,牙齿里面有这么多这么多东西,还有糖果,等会睡觉的时候会怎么样呀?(有虫牙)那怎么办呀?导入主题,漱口。漱口的时候需要什么工具?(出示图片杯子、小水滴)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漱口的过程,利用小水滴,帮助幼儿加深对漱口的顺序(左右上下中)。

5.请一位幼儿上来帮助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其他幼儿嘴巴跟着一起动。

6.第一次漱口完毕后,胡萝卜、青菜、小鱼不见了。但是还有食物在丁丁的嘴巴里没有漱掉,再请一位小朋友帮丁丁漱口(手拿小水滴)。

7.现在丁丁的嘴巴怎么样?糖、西瓜、蘑菇不见了!哇!现在丁丁的嘴巴真干净,牙齿真白。那么丁丁刚才是怎么漱口的呢?

8.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漱口的正确方法:教师演示: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左边咕噜咕噜,右边咕噜咕噜,上边咕噜咕噜,下边咕噜咕噜,中间咕噜咕噜,最后,把水吐在水桶里。

9.请一位幼儿示范漱口动作。

10.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还带来了好吃的,要奖励给你们。(奥利奥)。

11.好吃的吃完了,现在你们的牙齿缝里也留下来很多的食物残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漱口)

三、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漱完口的感觉,也可以请同伴看看牙齿有没有变干净。

四、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和丁丁都学会了怎样去漱口,以后我们吃东西了都要去漱口,要

保持牙齿的干净,才不会有蛀牙。现在我们就把漱口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吧!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幼儿在园内吃过饭后很容易粘在牙齿上东西,为了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而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漱口的方法,知道漱口可以使口腔变干净,保持口腔卫生。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漱口方法,掌握漱口儿歌。

活动准备

“小明明”道具、水杯(每人一个)、水桶、毛巾、水杯道具、音乐

活动过程

1、介绍“小明明”----大嘴巴吃了什么----数数吃了几样

2、“小明明”吃饱了----睡觉----嘴里食物怎么办----道具水滴---音乐—上下左右

3、互动----请一位小朋友帮“小明明”漱口

4、学习漱口----小朋友相互观察牙齿-----引导幼儿叙述漱口过程---儿歌

5、给孩子拍张干净的`牙齿照片留念

教学反思

因为本节是小班的健康课,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抽象、夸大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利用儿歌来强化漱口时我觉得我做的不够细致。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孩子掌握漱口的方法,应该利用儿歌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够更加形象的掌握漱口方法。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做为小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对保护牙齿健康十分重要,正是这些小细节,将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更为丰富的护牙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卡通人物画像一个、大杯子一个、两个水滴、三个水盆

2、纸杯、湿毛巾、饼干(与幼儿数相等)

3、相机、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1、律动进入活动室

2、谈话形式请出小客人“叮叮”

(二)、了解叮叮的饮食,引出漱口

1、观察叮叮的大嘴巴找出他所吃的食物

2、点数叮叮吃了几样食物(5样)

3、小结:只有不挑食身体才最棒

4、提问幼儿:叮叮想休息,可是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能睡吗?幼儿自由回答,引出漱口。

5、教师出示:杯子、水滴,随音乐演示给叮叮漱口

6、请个别幼儿给叮叮漱口

7、利用奖励的形式分给小朋友饼干吃

8、小朋友互相观察小嘴巴的变化(有食物残渣)引出小朋友漱口

(三)、教师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

1、用儿歌形式讲解漱口过程,重点强调漱口方法(手拿花花杯,含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教师利用道具(大杯子)正确示范,激发幼儿兴趣并找个别幼儿上前漱口

3、幼儿自己尝试体验漱口能让嘴巴变干??

4、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肢体动作演示漱口加深印象

四、利用照相形式结束活动

1、总结:让幼儿知道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露出干净的小牙齿照相留念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牙齿的构造,能说出牙齿的名称。

2.使幼儿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通过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保护牙齿。

难点:知道为什么会蛀牙。

【活动准备】

1.被醋浸着的蛋壳和没有被醋浸过的蛋壳各一个。

2.护牙图片若干、牙模型、牙刷一把。

【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幼儿兴趣。

谜语:"大红门,打开来,白姑娘,站两排,各种东西吃进去,又切又磨样样行。"2.引导幼儿认识牙齿的构造。

① 幼儿相互观察,讨论。

教师:你们都有牙齿吗?让我们张开嘴看看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的`?它们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牙齿,牙齿是白色的。知道牙齿的名称:磨牙、切牙)。

② 教师小结: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他们是一样的,前面的牙齿是扁扁的,旁边的牙齿是尖尖的,后面的牙齿是方方的。

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① 请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② 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

③ 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④ 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教师小结:"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⑤ 请幼儿品尝桌上的饼干,吃完后照照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些什么?

⑥ 教师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像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4.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

5.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幼儿自由想办法,边说边出示图片)

① 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② 健康饮食,不食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糖。

③ 定期检查牙齿。

6.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 请小朋友说说做做。

② 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③ 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知道了刷牙的好处,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了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幼儿能参与活动兴趣很重要,因此在这节课中我准备了许多教具来吸引孩子的眼球,让幼儿在每个环节都有可尝、可看、可动手的教具,孩子们在课堂中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来听课的老师们评价不错。但由于我们班多数孩子来自于农村,可能在家坚持刷牙的不多,因此在探究、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时,还有些孩子掌握不是很好,看来还需家园配合,让家长在家指导孩子正确刷牙,并能坚持刷牙。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学习漱口方法。

教学准备:

巧克力、勺子、小镜子、水杯等

教学过程:

1、请幼儿吃巧克力。

2、请幼儿照镜子观看自己的牙齿。

老师:我们来看看嘴巴里有什么?牙齿是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粘满了巧克力,黑黑的。

3、讨论如何清洁牙齿。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牙齿上面的巧克力赶走?

引导幼儿说出刷牙和漱口。幼儿园里没有牙刷,我们可以漱口。

4、学习漱口方法

教师边读儿歌边做示范: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幼儿模仿老师动作学习正确漱口方法

5、比一比

幼儿漱口后,请老师评价谁的牙齿最干净。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有保护牙齿的良好卫生习惯。

3、能积极、愉快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1、猜谜语。

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

切菜切肉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

重点提问:大家猜猜看是什么?

2、小结:都猜对了,是牙齿。今天是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我们要来讲一讲我们牙齿的卫生知识。

二、通过家长助教,让幼儿了解牙齿的.作用。

重点提问(家长助教)

1、我们每个人都有牙齿,那么牙齿有什么用呢?(牙齿是咬东西东西用的)

2、你是怎样将苹果咬下一块的?(请幼儿边回答边做动作。)

3、你是怎样将咬下来的苹果嚼碎的呢?(请幼儿边回答边做动作。)

三、学会保护牙齿。

重点提问(家长助教)

1、既然我们的牙齿这么有用,那我们是不是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牙齿呢?

2、家长助教:我们的.牙齿也会得病。谁知道我们的牙齿最容易得什么病?(蛀牙)怎样做才能不得龋齿呢?

3、家长助教:你们每天都刷牙吗?你们知道怎么刷牙吗?

4、请一名幼儿到前面,边演示边介绍自己的刷牙方法。

5、结合儿歌指导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出示牙齿模型,家长助教边讲边做动作。(附儿歌)

讲卫生,要刷牙,上牙从上向下刷,

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

里里外外全刷遍,刷得牙白顶呱呱。

8、家长助教:刚刚小朋友学了刷牙的方法,谁来说说我们每天应该什么时候刷牙?(早、晚各一次)

9、家长助教:除了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外,还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得龋齿?(饭后漱口,睡前不吃东西,不能吃过多的糖)

家长总结:

小朋友以后要每天早晚刷牙,而且要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刷,除了刷牙,我们饭后还要漱口,睡前不吃零食,不咬过硬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让每个小朋友的牙齿既美观,又健康。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2、让幼儿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活动准备:

1.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水桶等。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请客吃糖: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教师出示芝麻糖,让幼儿品尝)

2、“老师带来的糖好吃吗?哎呀,你们的牙齿怎么了呀?(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引导幼儿之间相互观察自己的牙齿)。

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办法。

4、教师总结:

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那谁在家里漱过口的,请你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漱口)

4、请幼儿讨论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确。

5、集体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4)、集体听口令,做动作。

5、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里。

6、照照镜子,比一比,谁的牙齿最干净。漱口习惯的养成,光靠幼儿园是不行的,所以,学习活动结束后,应将漱口要求及儿歌内容告之家长,请家长在家里也督促孩子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前一周我们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但总是有个别孩子跟你“捉迷藏”,能逃则逃,逃不脱则敷衍了事。

自从那次观察活动后,孩子们漱口积极多了,不用老师提醒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认为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自觉的行动。

漱漱口健康教案篇8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思路:

1、教学设计的背景——观察分析小班孩子的漱口习惯

(1)没有稳定的漱口的习惯:很多孩子不自觉,吃好午饭就想去玩,在**提醒下才马马虎虎进行。

(2)不知漱口的正确方法: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没有经过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将漱口水咽下去。因此有必要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健康活动。

2、教学设计的思路——利用信息化手段,化解了学习的重难点。

幼儿一日三餐后,难免口中有食物残渣,漱口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清洁口腔的方法,可保证幼儿的牙齿清洁和健康。为此,我设计这节活动,整个活动利用课件创设“帮丁丁漱口”情境,通过课件的声、色、形作用,让幼儿直观感受到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愿意尝试正确的漱口方法。

二、教学实录及分析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创编幼儿口腔体操,灵活幼儿口腔肌肉。

2、物质准备:小镜子、杯子、水、接水桶、小毛巾每人一套。

3、信息化准备:课件《我会漱口》、音乐《漱口歌》、《刷牙歌》、照相机。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和观察新朋友丁丁的口腔卫生,引发漱口意愿。

(1)认识新朋友丁丁,观察他的口腔卫生。

提问:“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他每天都吃很多东西,看丁丁今天吃了那些东西?” (苹果、青菜、蘑菇、鱼、胡萝卜)

(2)讨论:丁丁吃饱饭了,能不能马上去要睡觉?

提问:丁丁说“我吃饱饭了,我要睡觉了”,小朋友你们说丁丁现在能不能去睡觉呀?为什么?那怎么办?(牙齿会疼,要刷牙或漱口)

(引入部分孩子们观察到饭后丁丁嘴里的残渣,孩子们都提出了漱口的意愿。)

2、帮助丁丁漱口把嘴巴变干净,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1)示范正确漱口方法,感知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

提问:我们帮丁丁漱口,漱了那里?(左边、右边、两边)

(这个环节将导入了活动的重难点,课件中的先后来到丁丁嘴里的左、右和两边,通过提问,孩子们初步感知到水珠活动的地方。)

(2)模拟鼓动嘴巴学漱口,帮助丁丁把嘴巴变干净。

●要求:先喝一些水,含水闭嘴左右轮流鼓动嘴巴,然后弯腰把水轻轻吐出来。

(课件中丁丁的口腔里的食物逐渐被水珠带走,此时教师提问:“食物怎么不见了?”孩子们明白漱口可以让嘴巴变干净;教师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水珠是怎么把食物带走的?”孩子们很感兴趣。这时教师提出了模拟鼓动嘴巴学漱口的要求,就可以看水珠带走食物的课件。边看课件,边练习漱口,趣味性强。加上之前口腔体操的基础,孩子们能灵活地鼓动嘴巴。)

(3)提供水杯、水、接水桶、小毛巾,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要求:

(1)先喝一些水,含在嘴里,不要太多,也不能吞下去。

(2)含水闭嘴左、右或两边轮流鼓动嘴巴。

(3)弯腰把水轻轻吐到接水桶中,再用小毛巾擦嘴巴。

(教师边指导,用相机随机拍摄2-3名幼儿漱口的视频。)

3、边看视频边学漱口的儿歌,进一步巩固正确漱口的方法。

●儿歌:手拿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咕噜咕噜吐,牙齿真干净。

(教师边播放随机拍摄2-3名幼儿漱口的视频,孩子们注意力集中了过来,教师引入儿歌,孩子们自然习得。)

(四)活动延伸:

家园教育:家园共同利用生活环节,巩固漱口的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三、活动反思:

1、目标达成的反思

(1)目标1:“知道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愿意尝试正确的漱口方法。”达成较好。整个活动利用课件创设“帮丁丁漱口”情境,通过课件的声、色、形作用,让幼儿直观感受到漱口可以让口腔变干净,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愿意尝试正确的漱口方法。

(2)目标2:“初步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良好习惯。”还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家园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环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为。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1)创编幼儿口腔体操,灵活幼儿口腔肌肉,为学习漱口做好经验准备。

漱口主要是鼓动嘴巴让水在牙齿里流动,我们在经验准备中我们让幼儿学习了口腔体操,了解小班幼儿口腔肌肉活动状态,设计合理的方法“左咕噜,右咕噜,两边咕噜咕噜吐”,从而幼儿较好地学会了漱口的方法。

(2)创设“帮丁丁漱口的情景”,利用信息化手段,化解了学习的重难点。

活动中运用课件,让幼儿观察课件中“丁丁漱口”,引导幼儿观察漱了哪些地方?(一边、另一边或两边),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鼓励幼儿向丁丁学习漱口的方法,并利用动动画展示小水珠带走食物的过程,从而直观地感受到漱口可让口腔变干净。

(3)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进一步梳理和巩固了漱口的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1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提高。

3、有待于提高

(1)活动前让幼儿品尝黑色的芝麻饼干,那样幼儿间观察到牙齿中的黑色残渣,漱口的兴趣就更浓了。

(2)在讲解漱口方法时,可设定为:“含水闭嘴一边、另一边或两边轮流鼓动嘴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健康小班教案精选8篇

健康小手教案优质8篇

健康教育班会课教案最新8篇

大班健康活动树教案通用8篇

幼儿健康的水教案通用8篇

大班健康活动树教案优秀8篇

大班健康活动树教案最新8篇

健康教育的班会教案参考8篇

幼儿园大班健康保护眼睛教案8篇

幼儿健康的水教案精选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714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