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范文网 >工作计划

难忘的事教案推荐8篇

一份内容详实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拆解,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难忘的事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难忘的事教案推荐8篇

难忘的事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伦纳德夫人善待、关心残疾人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让人难忘的原因。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伦纳德夫人是怎样用爱深深打动一个残疾儿童的心。

教学难点:懂得“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为什么让人难忘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尊敬残疾人,就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残疾的小姑娘,体验一下她的感情生活。

板书:《难忘的八个字》

2.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这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谁说的这个八个字?谁又难忘这八个字?为什么说这八个字是令人难忘的?……)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

(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作者因为先天缺陷,因此很自卑,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她撒谎,她弄虚作假。自从老师对着她的耳朵说了“八个字”后,使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三、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①小女孩为什么对同学撒谎心里就好受点?

②“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是什么原因?

③用做假的办法对付耳语测试,怎么理解?

④为什么伦纳德夫人说的八个字会对小女孩产生那么大影响?)

2.引导学生归纳,问题主要有两类:

(1)遇到伦纳德夫人之前“我”痛苦且又无奈的心情。

(2)为什么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让“我”难忘?

3、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你认为哪个问题重要,你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有关的课文。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找要好的伙伴讨论。

4.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5.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伦纳德夫人。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不要强求达到某种目标。能对伦纳德夫人的爱的教育有所感悟即可。)

四、想想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并动笔写下来

五、积累、运用

找出描写人物相貌的语句,先读读,后说说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人物相貌特点的。(先让学生多读,然后要说清楚两个人物相貌描写部位不同,都是具体的形象的描写。)

难忘的事教案篇2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1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能联系上下理解“气恼”、“讥笑”“畸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多读多想,读懂课文内容。

4、了解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有什么不同。

人文目标:

学会关爱他人,要有爱心。

重点、难点:体会老师对我的爱和这八个字给我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准备:观察身边有困难或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残疾人,你注意过他们吗?你了解他们吗?你帮助过他们吗?

(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后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残疾人,来感受一下她的内心世界,体会师生之间的`美好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气恼 裂唇、 畸形 倾斜 温馨 抚慰等。

2、解决下列问题:

(1)“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

(2)为什么这八个字让“我”难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练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交流,互相释疑。

四、重点引导理解:

描写“我”和“伦纳德”夫人相貌的语句。

(引导学生体会伦纳德夫人的美丽和因我的相貌而自卑的心理)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a) 指导书写个别生字如:

“龄 试 幼 鼻 摔 ”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

五、布置作业 :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

1、学生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在初读的基础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讨论:你怎样看待“我”对同学撒谎和耳语测试时^做蔽?

可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我撒谎并非品质问题,而是为了维护自尊)

2、找出课文中体现“我”自卑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我气恼,我…… 说起话来还结巴”

“我觉得这样说……甚至没有人喜欢我”

“可我先天失聪……同学们回更加嘲笑我”

(练读是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由相貌引起的自卑,体会“我”的心情)

3、讨论:试想当有人对你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时,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听到是反应这么强烈?这么难忘。

4、引导学生体会出我的感受强烈的原因:即老师的爱的强大力量。

5、弄懂为什么“我”觉得这八个字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改变“我”人生的看法。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从中体会描写“我”自卑、喜爱、激动等感受的句子。

三、拓展活动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四、布置作业 :

抄写本课的词语。

再读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4、难忘的八个字

相貌丑自卑-——“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改变我对人生的看法。

难忘的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15个生字,会写“忘、泼”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等讲述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积累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会用给定词语描绘描述情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介绍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教师口述: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体验一下吧!

(板书:17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泼水节图文,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族踩”,翘舌音“驶容盛祝寿”前鼻音“民碗健”,后鼻音“康”。

②识记生字

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泼、踩、敲、驶”。

结合语境识记:

容—面容、笑容、容易、祝—祝贺、庆祝、祝寿

福—祝福、造福、福气、康—健康、安康、康复

度—尺度、温度、风度、龙—龙舟、龙灯、画龙点睛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民族傣族人民敲打敲门行驶驾驶笑容容易踩水踩住铺上铺地盛饭盛满饭碗木碗祝福祝贺幸福福气健康健谈康复长寿寿命

(2)学习多音字:“铺盛”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小朋友自己要学会盛饭。

我们去广州的时候,买的是卧铺票。

在这里,“盛”读“ chéng”,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容纳”,还有一个读音是“shèng”,意思是“兴旺,炙热”,“铺”读“pù ”,意思是“卧具、商店、驿站”,还有一个读音是“pū”,意思是“陈列、布置、展开”。组词如下:

盛chéng(盛饭)(盛满)铺pù(卧铺)(当铺)

shèng(盛开)(盛大)pū(铺上)(铺展)

②读一读:

山上的桃花盛(shèng)开了。

道路上铺(pū)上了红色的地毯。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火红欢乐地呼喊。

象脚鼓像火一样红。

欢呼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初读感知课文,从而课文读通顺、正确阅读教学扫清障碍。】

三、学习“会写字”

忘泼度龙炮穿向令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加一加:“氵”加“发”是“泼”;“火”加“包”是“炮”。

②换一换:“席”减“巾”换“又”就是“度”。“空”减“工”换“牙”就是“穿”。

③减一减:“响”减“口”是“向”。

④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忘”,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泼炮”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龙”独体字,“度向”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学生练写。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长撇沿竖中线撇向左下,“又”的横撇沿横中线起笔,末笔点勿丢掉。

“龙”独体字结构,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短撇向左下撇出,末笔点不要丢掉。

“令”上宽下窄,“人”写扁阔,撇捺舒展,覆盖下部,下边两点都写在竖中线上。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学习会写字,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我们学习了很多字词,学会了识记和书写的方法,了解到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共同度过了一个幸福而难忘的泼水节。

五、当堂检测

六、课后作业

难忘的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田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感悟田老师是一位教学有方的老师。

2、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炊烟

歇脚

念叨

恍如

惊醒

滋润

拐杖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

1、感悟人物形象。引导深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有关描写田老师讲故事和我当时表现的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你们读懂了什么。(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a、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b、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c、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2)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a、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就叫“引人入胜”。b、如果你听了这样“引人如胜”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惊醒”体会。(4)作者用“有如春雨点点”的比喻是要说明什么(5)用上“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等词语来说一说田老师讲课的情景。总结写法: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衬托出来了。这个方法值得学习、运用。指导朗读。在几个自然段的阅读中,你觉得田老师教课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读?2、体会感恩情怀。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作者难忘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什么?

交流:

(1)哪些语句写出“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教诲之恩”指的什么?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刘绍棠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总结、过渡:正是因为有了田老师那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引领,作者才一步步迈进文学的殿堂,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作者——(引读第八节)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九节)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节,你是怎样理解的。三、读写结合想象40年后“我”在村边遇到老师的情景,并写下来。

板书:师恩难忘

师:

编故事

娓娓动听

如春雨滋润

生:

听故事身临其境

难忘师恩

难忘的事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有关光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交流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忘的事教案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有着健康的身体,还有许多的朋友的帮助和关心,老师刚才看见大家课间时玩得多开心,多快乐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小主人翁,一位残疾的小女孩,就没有你们那么幸运了,她和她的老师之间发生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难忘的八个字》,全班齐读课题。

2.师: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回答:难忘的八个字指的是哪八个字?为什么难忘?这八个字是谁说的?等等)

过渡:同学们可真能干,真会提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中去了解,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取问老师、问同学、等方式来解决。

2.师:读完课文后,再次读课题,你知道些什么?

3.师小结:是啊!伦纳德夫人用真挚的爱唤起了小姑娘的心扉,抚慰了她受伤的心。同学们可真能干,接下来让又有一个难题,就是生字这只拦路虎,我们一起解决生字虎这个难题吧。

三、认读生字词,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年龄 嘲笑 厌恶 嘴唇 倾斜 测验 复述 兴高采烈

挺好 新鞋 稍稍 畸形 伦纳德夫人 敬慕 捂着 抚慰

(1)点名读并正音,注意多音字“恶”“重”“假”。

(2)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全班读。

2.解释词语

嘲笑:用言语笑话别人。

敬慕:尊敬爱慕。

3.记字形,指导书写

让学生根据生字的结构分类,再让学生认真观察笔画、偏旁在田字格中的分布,各部分比例关系,然后再进行仿写。对于笔画较多的字“龄、嘲、斜、鞋、倾”等,教师示范书写。

“龄、斜、验、挺、鞋、稍”是左右结构;“嘲、倾、测”是左中右结构;“唇、恶、烈”是上下结构;“厌、述”是半包围结构。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

板书: 17 难忘的八个字

“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3.体会伦纳德老师的伟大、无私及获得爱的幸福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

体会伦纳德老师的伟大、无私及获得爱的幸福和美好。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有关爱的名言、谚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7课《难忘的八个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中的“我”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在(耳语测验)的时候,伦纳德老师对“我”说了(“我愿你是我的女儿”)八个字,使“我”(终身难忘)。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默读第一自然段、并回忆:文中“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说——(与众不同)

用你自己的话说——(丑)

用文中的句子具体说——

师:人的五官是多么的重要,女孩不但长得难看,说起话来还结巴。这真是雪上加霜,大家想像一下,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女孩,在生活中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师:文中的小女孩是怎么看待自己的长相呢?(“除了”“没人”“更没人”表现了“我”的苦恼和强烈的自卑感)是呀,由于长相丑陋,时间一久,“我”就变得很自卑,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用朗读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3---7自然段

师:“轻声朗读是一种交流,默读是一种深层的思考”,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这次的耳语测验与往常的耳语测验有什么不一样。

师:低年级的同学是怎么样进行耳语测验的?哪位同学可以上来跟老师一起演示演示?

师:面对这样的测验,孩子们喜欢吗?从哪看出来?(兴高采烈)

师:同样的测验,小女孩喜欢吗?从哪些词、句中感觉出来的?(指导学生抓住词句体会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对于小女孩,是一种负担,是要想办法应付的事。)

师:是呀,她的心理压力是多么的大呀,这次 ,“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稍稍把右手抬起一点儿,这样就可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

师:此时,小女孩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呀?(忐忑不安、担心、恐惧)

师:把这种心情送进文章去,再读——

师:请女同学在一次读出小女孩那紧张的心理,男同学模仿——

师:——补充“我愿你是我的女儿!”你们听到了什么?

请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模仿出来(指导感受老师轻轻说这八个字的真诚、充满关爱的`情感。)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份关爱送给这小女孩——读

师:当这小女孩听到这八个字时,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呢?(——惊喜、温暖、幸福、感动等)

所以说——

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

师:还可以把这八个字比作什么?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这八个字仿佛是 。仿佛是 。

师:所以说——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改变我对人生的看法,令我终身难忘。从此——

(学生:自信、乐观、积极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一次非同一般的耳语测验——读5—7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敬慕伦纳德老师吗?想认识这位老师吗?(指导体会老师那慈母般的爱是一种崇高的师爱。)带着你们对伦纳德老师的喜欢、敬慕之情读——(指导朗读文描写伦纳德老师外貌的句子。)

外貌描写训练——写写让你难忘的人的外貌,让大家认识认识他(她)。(做游戏“猜猜我是谁”)

三、课堂延伸

师:课文学完了,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女孩我想对你说?伦纳德老师我想对你说?

师:爱是寒冬中明媚的阳光,给人温暖;爱是风雨中的一把雨伞,为人遮风挡雨……课前老师要大家搜集一些关于爱的名言(同学上台展示他们搜集的句子)

下面我就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一首关于爱的歌曲,与大家分享。

四、作业

把你学完课文的感受写下来,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你身边的人。

难忘的事教案篇7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六、板书设计:

祝福

周总理 傣族人民

幸福

令人难忘

课后分析:

这是实习老师用我的教案在我班上的一堂课。小冯老师刚开始有些紧张,慢慢地就融入了课堂,环节的过度,知识点的落实都基本到位,第一次上课就能如此可见老师的功底。作为年轻的老师有很多的通病。比如上课看教案,老被教案牵着走,课堂是生成的,教师的随堂应变能力是课堂开放的引导者。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显得没办法,讲的多,点拨的少,光靠干巴巴的讲解,学生的体验是不深刻的,没有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阅读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其三不注意细节的处理。像一些字的笔顺写错,学生举手很活跃时,教师反倒左顾右盼不知叫谁,让时间白白溜走,对学生的回答不表态等等。其四只关注部分学生,总叫一些学习习惯较好的,殊不知那些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关心,才能使他们热爱我们的语文。不管新教师,老教师,面对新课改,都要及时给自己充电,要时时刻刻感到有紧迫感。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不想做一个“误人子弟、祸国殃民”的平庸老师。

难忘的事教案篇8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泼水节及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视频资料。

2.周总理的事迹资料;周总理的照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搜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搜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图片激趣,学习课题

活动1图片导入,了解泼水节

1.导入: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

2.课件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资料介绍泼水节,教师相机补充: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迎来了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被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这一天人们全身都湿淋淋的。这个节日就是“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活动2学习课题中的“泼、忘”

1.识记“泼”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氵+发=泼。

2.揭题:课文中描写的泼水节是与众不同的,是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板书补充题目:难忘的),同时识记“忘”字,猜谜语:盲目不得,须用心记。就是“忘”。

活动3质疑课题,引发阅读期待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

预设:这次的泼水节为什么令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别在哪儿呢?

3.齐读课题。

4.过渡:同学们,究竟是怎样的泼水节令人如此难忘呢?让我们走进1961年的西双版纳,去见证这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操作指导

借助图片,启发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来介绍泼水节。学习“泼、忘”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认读生字,感知大意

活动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提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它读准确。

(3)遇到难读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把它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用了什么好方法?

活动2检查自学效果,全班交流

1.字音指导: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容、盛、祝、寿、穿、驶”是翘舌音;“族、踩”是平舌音;“龙、容、康”是后鼻音;“碗、穿”是前鼻音;“敲、健、穿、向”是三拼音节。

2.字形指导:引导全班同学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1)重点强调:“度、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借助图片识记。

出示“龙船、银碗”的图片识记“龙、碗”,相机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如:互相泼水、赛龙舟、跳象脚鼓舞等。

(3)字理识记“民”:像用锥刺眼的形状,本义指奴隶,后指平民、百姓。

3.字义指导:找出其中的动词“泼、踩、敲、驶”,也都是形声字,引导学生用动作演示来理解。

4.课件出示带有多音字的句子,指名读,读准加点字的读音,并用其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1)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铺上、铺成”中的“铺”读pū,还可以组词“铺满、铺床”。“床铺、商铺”这些词语里的“铺”读pù。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盛”在这里是把东西放进去的意思,要读chéng,我们平时还会说“盛饭”。“盛开”这个词语中的“盛”读shèng。

活动3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一年的泼水节?这一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之处?

2.小组交流明确:课文讲了1961年的泼水节。这一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板书:周总理、傣族人民)

3.指名分段读课文。

操作指导

在指导学生识字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了解课文大意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决了哪些课前疑问,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板块三人物感知,了解背景

活动1学习第1自然段,关注叠词

1.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随着学生汇报,课件突出“一年一度”。

(1)指导学生换词理解: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2)练习用“一年一度”说话。

3.课件出示凤凰花的图片。

(1)你们见过凤凰花吗?我们来认识一下。

(2)教师讲解:凤凰花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放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语——“火红火红的”(课件突出)。

(3)换词比较:引导学生用“火红的”替换掉“火红火红的”,从而比较出用“火红的”就不能突出凤凰花开得十分旺盛、热烈。

4.指导朗读:凤凰花开得那么热烈,那么喜庆,每个人见了都是那么欢喜。怎样才能把这种欢喜读出来呢?(指导学生朗读时要重读“火红火红的”,可以适当延长声音,体现出傣族人民激动的心情。)

5.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关注叠词,读好叠词,就能让画面更鲜活。

活动2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

1.过渡:每年凤凰花开,泼水节来到的时候,傣族人民就会非常高兴。1961年的泼水节,他们比往年更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汇报。

3.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来到西双版纳,恰逢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他便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4.了解周总理。

(1)课件突出“周恩来”,引导学生交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大家对他有哪些了解?

(2)课件出示周恩来的图片,配上文字,教师进行介绍:他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5.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人们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

(1)课件突出“特别”。指导学生把“特别”换成意思相近的其他词语,并把自己换的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通过换词比较,体会傣族人民高兴的心情。

(2)课件突出“敬爱”。引导学生思考:用“敬爱”形容谁?傣族人民“敬爱”的是谁?

6.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特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重读,从而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操作指导

教学中要注意根据不同词语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语,“火红火红”采用看图结合换词比较的方法,“特别”用了找近义词的方法,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刻,更形象。在理解第2自然段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语段中的重点词语谈体会,朗读指导要细致。

板块四规范书写,巩固识字

活动1仔细观察,交流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包含独体、上下、左右、半包围4种结构。指导学生读一读,并给生字组词。

2.鼓励学生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哪个字容易写错?

活动2教师示范,练习书写

1.教师本节课指导“泼、度、龙、向”这4个生字的书写,边书写边讲解。

(1)泼:左窄右宽,注意左右部件穿插。右边是“发”,不要写成“友”,长撇过竖中线向左下伸展,“又”的横撇沿横中线起笔,末笔点勿丢掉。

(2)度:半包围结构。“广”的横短撇长,“廿”宽扁,不要写成“艹”,“又”写得略小。

(3)龙:独体字。注意“龙”的笔顺:横、撇、竖弯钩、撇、点。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短撇向左下撇出,末笔点勿丢掉。

(4)向:半包围结构。撇画在横中线上方靠近竖中线处起笔,外框应宽阔,“口”稍收紧。

2.教师讲解后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这4个字,教师巡视,选取典型的字展示评议。

3.投影反馈评议。评价关键笔画和部位。修改练习。学生修改自己写得不好的字,再各自练写一个。

操作指导

指导学生写字时重点选取了4个较难写好的字,教师要对关键笔画进行示范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要重视评议环节,鼓励学生把字写好。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板块一词语引领,巧入文本

活动1复习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

泼水节、凤凰花、象脚鼓、柏树枝、周恩来、银碗、健康、难忘、一年一度、笑容满面。

2.指名读、齐读。

活动2设疑引入

1.课件出示: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2.设疑过渡。

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了,傣族人民还对1961年的泼水节念念不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去看看这个难忘的泼水节。

3.揭题: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大家齐读课文题目。

操作指导

复习词语时,教师注意了解学生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在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带着感情读。同时,后面的教学中也会再次出现,本次是一种情感的准备和酝酿,也在潜移默化中为学习课文铺设了情感基调。

板块二精读课文,感受“难忘”

活动1学习第3自然段,想象场景,体会心情

1.过渡: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都特别高兴。看,他们一大早就来欢迎周总理了,让我们去看看他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吧!(板书:共度泼水节)

2.自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傣族人民都用了什么方式来欢迎周总理?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

3.互动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语句,指导朗读并引导学生体会。

(1)品析重点语句: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学生朗读句子并交流喜欢的原因。

②引导学生从“四面八方”这个词语中体会:人们从各个地方赶来,来的人很多,热烈欢迎周总理。

③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人们是“赶来”,而不是“走来”?

④学生交流,教师明确:人们盼望早点儿见到周总理。一个“赶”字可以体现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

(2)品析重点语句: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①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并交流喜欢的原因。

②引导学生思考:一般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铺地毯?(非常隆重的场合或欢迎尊贵的客人时。)这里“鲜红的地毯”指的是什么?(地上撒满的凤凰花的花瓣。)通过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傣族人民的热情,他们迎接周总理时的快乐,他们欢迎方式的特别……)

③相机指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品析重点语句: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感受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②引导学生换词比较。把“一条条、一串串”换成“一条、一串”,读一读,体会一下:哪个句子更能体现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小组交流,体会出“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很多,突出了泼水节场面的隆重和热闹,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4)品析重点语句: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①指导朗读:公务繁忙的周总理能来和傣族人民一同过泼水节,傣族人民是多么幸福,多么感动啊!读的时候可以把每一个字音略拖长:“周——总——理——来——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

②引读:当周总理到来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着——(生接读)周总理来了!

如果你是傣族的小朋友,你会这样欢呼——(生接读)周总理来了!

如果周总理来到你身边,你会激动地欢呼——(生接读)周总理来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男女老少会一起兴奋地欢呼——(生接读)周总理来了!

活动2结合学生活动卡,学生自学

1.出示学生活动卡,明确学习要求。

活动内容

一边读第4~6自然段,一边摘抄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摘抄的相关词语

感受

衣??

神态

动作

活动要求: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6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从中摘抄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动作的词语。

(2)再读一读这些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学,完成学生活动卡。

活动3结合学生汇报,学习第4自然段

1.周总理来到了人群中,你能认出他吗?(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找一找。)

2.课文是怎样描写周总理的?(课件出示:周总理身穿……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指名读。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周总理的穿着,看看能发现什么。

4.过渡:周总理穿着傣族服装,这让傣族人民感觉多么亲切呀!

5.引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的表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笑容满面)

6.鼓励学生用“笑容满面”说话。

7.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找到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结合这些动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接过、敲着、踩着”描写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同跳舞是那样的自然和谐。)

(2)指导学生读好动词,把周总理爱人民、人民爱周总理的情感表现出来。

8.导读: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和傣族人民穿着一样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敲起象脚鼓,一起跳起民族舞。这样的总理,你们喜欢吗?傣族人民喜欢吗?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份喜悦表达出来。(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活动4结合学生汇报,学习第5、6自然段

1.关注重点语句: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1)指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用“一手……一手……”描写一个生活场景。如:同学们一手端着餐盘,一手拿着勺子,大口大口地吃饭。

(2)想象说话:是啊,在泼水节这一天,水泼洒得越多,送出的祝福也就越多。清清的水泼到白发老爷爷身上,周总理祝福他();清清的水泼到可爱的孩子身上,周总理祝福他();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周总理祝福他……(板书:泼洒、祝福、祝福他健康长寿)

2.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3.指导朗读:如果你也是人群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会是什么心情?(欢乐、幸福、激动、兴奋……)认真读一读第5、6自然段,读出你的感受来。(指名读、齐读。)

活动5学习第7、8自然段,体会情感

1.课件再次出示第7、8自然段,引导学生注意这两段话中的感叹号,读一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2.课件出示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老照片。

3.引读:两个感叹句,将感受前置,反复强调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得速度稍慢些,读出陶醉在幸福之中的感觉。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凤凰花开花的时候,傣族人民就会倍加想念周总理,想念1961年的泼水节——(学生读第7自然段)。

怀念放在心里——(学生读第8自然段)。

4.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

这是一个()的泼水节,因为()。

这是一个()的泼水节,因为()。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怎样的节日。

(2)请同学们带入自己的情感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5.引导学生想象,说话练习。

那一天对于所有参加的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多年以后,一位当天的亲历者回忆起当时的场面还万分激动,他满怀深情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指导

作者通过热情洋溢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个热烈喜庆的场面。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和文本“亲密接触”,披文入情,还原情景,拨动心弦。此教学环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揣摩体会,想象体验,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流连于语言文字之间,仿佛来到了泼水节的现场,见到了和蔼可亲、笑容满面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从而深切感受到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板块三指导观察,学习书写

活动1指导观察,发现书写要点

1.学生独立观察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全班进行交流。

活动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1.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重点讲解书写的要点。

(1)炮:左窄右宽。第四笔是点,右边“包”的“巳”第一笔沿横中线起笔,竖弯钩向右舒展出钩。

(2)穿:穴宝盖要写得扁一些,撇、捺变成小撇、点,覆盖“牙”;“牙”的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撇舒展。

(3)令:上宽下窄。“人”要扁阔,撇、捺舒展,覆盖下部,下边两点都写在竖中线上。

(4)忘:“亡”竖折的折在横中线上。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成果,师生评议。

操作指导

教师要把书写难点讲清楚,做好示范作用,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到发现的喜悦。

板块四回归课题,交流“难忘”

1.导学: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

2.交流:

(1)因为周总理来到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因为周总理和他们穿一样的衣服,一起敲鼓,一起跳舞,一起泼水。

(3)因为他们在那一天得到了周总理的祝福,感到很开心。

3.总结: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福带给了傣族人民,把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传递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1961年的泼水节,永远忘不了敬爱的周总理,所以这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板书:幸福、难忘)

操作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难忘之情,进一步理解课文题目。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共度泼水节

(幸福、难忘)

教学反思

1.这是一节情意绵绵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满怀深情的语言的激励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徜徉于语言文字的海洋,主动地读,快乐地想,尽情地说,热情高涨。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泼水节的现场,和傣族人民一起欢乐着,一起激动着,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2.课上,学生非常喜欢朗读这样的语言文字,特别是老师的几次引读,让学生带着想象或体验朗读,都读得满怀深情。这里没有朗读技巧的传授,有的只是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由内而外的抒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懂得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并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生成个性化的理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作文难忘的事600字优秀7篇

难忘的事教师演讲稿7篇

军训难忘的事演讲稿5篇

军训难忘的事演讲稿6篇

难忘的人或事作文500字推荐8篇

2024感动的事作文推荐8篇

永难忘的演讲稿推荐7篇

难忘的生日作文推荐6篇

难忘的人心得体会推荐6篇

骄傲的事作文推荐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648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