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动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活动的举办事半功倍,我们在举办活动之前需要先制定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 ,会写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知识活动方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知识活动方案篇1
活动时间:第十三周
活动地点:阅览室
对象:二、四、六年段每班选送10人
活动内容:
二年级查字典比赛(字典自备)
四年级主题童谣创作比赛
六年级奥语比赛
具体时间安排:
二年段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
四年段星期四下午第二节课
六年段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
备注:一、三、五年段的老师负责各自相对应年段的`出卷、监考、评卷、打印奖状、公示事宜
第二次主题沙龙时间改在下周三下午,请发言的老师做好准备。
20xx年春
语文知识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检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学校语文教研组决定开展学生语文知识竞赛活动。本次活动竞赛重视学生积累、运用、创新等能力的体现,比赛不但要能检测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而且要能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竞赛要求:
1、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参赛,培养团队精神和踏实认真地习惯。
2、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干净、不准抄袭、严肃考风。
3、监考老师严禁做监考以外的一切工作。要认真负责,严肃公正。
4、监考老师要提前进入阶梯教室,提前5分钟发试卷,提醒学生写好班级、姓名。要统一时间、统一要求,不要拖延时间。
5、评卷教师必须认真评卷,仔细分析试卷,认真审核学生答题答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态度,客观、公平、公正阅卷。认真加分,细心统计。
时间:10月26日(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开始。
地点:阶梯教室
参赛对象:1—6年级每班选出5名优秀学生。
竞赛时间:80分钟(闭卷笔试)
竞赛内容:试卷为100分,各年级段的综合性知识。
监考教师:
批卷安排: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注:各年级段的老师准备一份标准答案交到改卷老师手上。
奖励设置:各年级段评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各1名,其余的全部颁发优秀奖。
语文知识活动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素养,语文科组将开展语文学科小竞赛活动。
二、竞赛内容
一、二年级写字、查字典比赛;三、四年级改写句子比赛;五、六年级写作文片段比赛。
三、竞赛形式
全员参与,再分别按低、中、高年段封卷交换互评。
四、奖励方式
1、学生奖励方法:以年级为单位奖励年级前二十名。
2、教师奖励方法:前5名学生所在班级任课教师每位可获得绩效加分1分,最多不超过4分。6—10名的,每位给予教师绩效加0.5分,最多不超过2分,11——20名的每位给予任课老师加分0.1分,最多不超过1分。以上三个等次加分可重复累加。
3、所有获奖学生名单以喜讯形式向全校家长公布。
五、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0日(周四)下午,每个年级竞赛时间为半小时。
六、竞赛试卷命题责任人:
一年级:写字、查字典比赛负责人:张小婷二年级:写字、查字典比赛负责人:周少华三年级:写句子负责人:林家辉四年级:写句子负责人:温月娟五年级:写作文片段负责人:谭杏有六年级:写作文片段负责人:吴惠芳(试卷上交后由科组长组织人力进行内容上的调整)
七、试卷印刷:
由学校指定专人印刷。
八、注意事项
1、各任课教师在竞赛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帮助学生做好相同类型的复习工作。
2、命题、监考、批改环节要认真负责,出现疏漏将追究责任。
3、要做好试卷工作,任何泄密、作弊行为一经发现除通报批评外,将按违反师德师风纪律严惩!
语文知识活动方案篇4
一、目的意义
广州市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经历数届赛事,对促进语文教学的研究,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发展学科特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直以来受到学校与学生的欢迎。为选拔选手参加市、区举办的六年级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20xx年4月,将继续秉承“发展兴趣,培养特长”的宗旨,举办新市片小学五年级语文能力竞赛活动。本次竞赛形式与往年基本相同,采取笔试和口试成绩相结合,两项成绩综合计分评选的方式。
二、竞赛时间、地点
时间:第11周星期四(20xx年4月26日)上午8:30—12:00(8:20分进场完毕)
地点:广园小学(五楼电教室)
三、竞赛内容与要求(根据20xx年第一学期广州市竞赛要求修订)
1、笔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其中阅读占40%(包括理解、概括、感悟等综合能力,难度大,重视语感、思维考查);习作占40%(重视综合运用与书面表达)。
2、口试时间:3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在考前3分钟,抽取话题进行考试(评分参考标准见附表2),口试为现场演说(要求先概述参赛话题,再展开分析评论)。习作与演讲没有设定内容范围。含议论类、想象类、写实类(包括: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
四、竞赛安排
参赛人数:每校1名参赛选手。各校自行组织初赛,按名额分配选拔参赛学生,填写好比赛报名表(见附表1)交各中心组长,各组长汇总本组报名表,于第10周星期四(20xx年4月19日)前发片小语资料邮箱。
另:因本竞赛是考察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水平的竞赛,根据区要求,结合近年能力竞赛成绩分配指标,景泰小学、广园小学、三元里小学可选送3-4名选手参赛。
五、奖项的设定
比赛决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2名、其余为三等奖。
新市片小学语文学科
20xx年4月9日
语文知识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语文教学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同时为了提高我校的语文成绩,提升学校的'综合地位,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特举办新丰镇中心小学语文知识竞赛的活动,制定如下计划。
二、竞赛方案
1、试题要求
学生分年级组进行比赛。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各年级教研组长交换出试题并阅卷。出题具体要求如下:
(1)、一、二年级侧重于字、词、句的掌握。三、四年级侧重进行句群结构法训练、段的阅读。五、六年级侧重进行篇的阅读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每个学段出题时,课本知识(包括课文作者、资料袋等)占试卷比重40%。难易程度视各年级学情而定。阅读方面,视各年级学情而定。
(3)、各年级教研组长务必于x月x日前将试题的电子文档上交,
一、二、三年级上交王爱华老师,四、五、六年级上交xx老师。
2、参加对象
全镇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以班为单位,每班5人。
3、竞赛时间
x月x日下午12点10分一、二年级13点30分三四年级14点50分五六年级(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4、顺序:
完小、教学点与中心校则同时进行。
5、监考安排:
中心校:x、x、x
东联:x;x;x;
竹林:x;x:x
6、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发给奖状。
7、成绩汇总:xx
语文知识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特举行此活动。
二、比赛时间:
第十七周星期四下午3:15—5:1
5三、参赛对象:
三至六年级每班各派四名学生参加。
四、比赛地点:
学校远教室。
五、出卷、阅卷安排三年级出题:
孟妮阅卷:四年级语文教师
四年级出题:
杨怀全阅卷:三年级语文教师五年级出题:王志全阅卷:六年级语文教师六年级出题:王成群阅卷:五年级语文教师
六、监考教师:
王成群
六、取奖方式:
各年级取一等奖1名,(星期五中午12:00前交比赛结果。)
语文知识活动方案篇7
一、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展示学生的语文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1日—12月2日
三、竞赛题。
竞赛分初赛题和决赛。竞赛题目侧重语文及相关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突出学科性、趣味性、常识性、阶段性。完卷时间40分钟。
三、活动设奖
根据初赛成绩,每班5人进入年级决赛,决赛时全年级拉通评比。奖次划分:一等奖:决赛人数的10%,二等奖:决赛人数的20%;三等奖:决赛人数的30%;优秀奖40%。
四、活动组织
组长:张林辉
副组长:左一华负责全校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竞赛题的命制。
组员: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教研组长为年级学科竞赛的具体组织者。
五、活动日程
1.11月14日—11月18日,制定方案,组织动员,命制竞赛题。
2.11月21-25日,举行初赛,建议利用课外阅读时间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年级决定。初赛分年级组织,学生全部参加,组内教师交*监考,统一流水作业阅卷,每班依成绩高低选5人参加决赛。(下午第三节下课各组组长到教导处领取竞赛题)。11月28日上报参加决赛名单到教导处。
3、11月29日下午第四节课举行决赛,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后附决赛工作安排)。下午第三节下课,参赛选手迅速到指定地点,监考教师迅速到教导处领取竞赛题,17:00准时开考,17:45准时交卷。阅卷后,根据成绩高低全年级拉通取奖。12月1日内上交获奖名单电子文本,填写获奖奖状。
4、12月5日,集体朝会时公布颁奖。
六、考务后勤宣传
林绍新、唐金华负责奖状及奖品的准备。李阳军老师负责活动的摄影和报道。
唐金华、赵锦鸿等负责试卷印制与分发。
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导处
20xx年11月18日
一、填空。(10分)
1、“岁寒三友”是指( )、( )、( )
2、“文房四宝”是指( )、( )、( )、( )
3、“四大发明”是指( )、( )、( )、( )
4、《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以下三个人:( )、( )、( )
5、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佛”的是王维,“诗仙”的是( ),“诗圣”的是( ),。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里的小故事,请分别写出一个:《 》、《 》、《 》、《 》。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10分)
( )出洞——东张西望 ( )王爷搬家——厉害
( )屁股——摸不得 ( )拿耗子——多管闲事 ( )拉车——连蹦带跳 ( )吃辣椒——抓耳挠腮
亡( )补牢——为时已晚 洞里的( )——不知长短
盲人骑瞎( )——乱闯 ( )八戒戴花——臭美
2、在下面( )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10分)
( )枪( )剑 袖( ) 旁 观 孤 ( ) 难 鸣
屈( )可 数 ( ) 有 成 竹 得( )应( )
( )( )之 言 牵( )挂( ) 促( )谈( )
一( )之 力
3、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5分)
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① 流芳百世( )a、遗臭万年 b、曾今沧海 c、千古绝唱 d、天经地义
② 指鹿为马( )a、千钧一发 b、点石成金 c、一诺千金 d、一字千金
③ 精雕细刻( )a、粗制滥造 b、藏污纳垢 c、天昏地暗 d、绝处逢春
④ 雪中送炭( )a、扶危济困 b、落井下石 c、锦上添花 d、绝处逢春
⑤ 伶牙利齿( )a、能言善辩 b、能说会道 c、巧舌如簧 d、笨嘴拙舌
4、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5分)
负荆请罪( ) 纸上谈兵( ) 背水一战( )
一字千金( ) 破釜成舟( )
三、选择题(20分)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
a、《皇帝的新装》 b、《阿凡提》 c、《白雪公主》 d、《牛郎织女》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 ),“醉打蒋门神”的人是( )。
a、林冲 b、武松 c、鲁智深 d、李逵
3、下面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a、王安石 b、苏辙 c、王维 d、曾巩
4、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哪条河?(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鸭绿江
5、“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6、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 )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 )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8、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9、“卧薪尝胆”说的是: ( )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10、“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唐宋时期
第一轮:选拔题
1、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答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2、说出有“舌”字的成语,说得最多的胜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3、 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
答案:一不做,二不休 一心一意
二一添作五
三心二意 三下五除二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四通八达
五花八门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九九归一 九牛二虎之力
十拿九稳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杜鹏程(鹏程万里 ) 陈残云(风卷残云 ) 王任重(任重道远 )
刘海粟(沧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5、 成语填空
第一组:(心)服(口)服 (以)德(报)德 (以)讹(传)讹
(以)牙(还)牙 (倚)老(卖)老 (将)计(就)计
第二组: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日(复)(一)日 微(乎)(其)微
8、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
第二轮:
初级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a)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
a、强拍 b、弱拍 (a)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b)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b)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b)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c)
11、“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d)
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a)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b)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c)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 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 (d)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b)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 b、诸葛亮 c、司马光 d、司马迁 (b)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a)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 d、飞行 (c)
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 b、风水勘探 c、政治事件 (b)
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 b、爱神和美神 c、自由女神 (b)
中级
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c)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b)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 d、重臣
3、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 b、木兰辞 c、琵琶行 (a)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b)
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唐代一位高僧 c、一种官职 (c)
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阳柳 b、汴京城卖刀 c、醉打蒋门神 (c)
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丽 b、花艳丽 c、花通人性 d、美女善解人意 (d)
9、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a)
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 b、半段枪 c、半面 d、半瓶醋 (d)
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b)
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d)
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
a、青衣 b、花旦 c、彩旦 (b)
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与树木无关 (b)
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c)
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a)
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
a、头脑聪明 b、活得长久 c、与人长得相似 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 (b)
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
a、男女平等 b、一夫一妻 c、婚姻自由 (c)
高级
1、"东床快婿”原本是指:(高级)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b)
2、“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刘备 c、谢安 d、孔子 (c)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e、舒婷 (b)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聪明节 e、寒食节 (e)
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e、淝水之战 (c)
6、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e、舞蹈 (d)
7、"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a)
8、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
a、武侠 b、言情 c、战争 d、伦理 e、历史 (b)
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e、应天书院(a)
1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c、西施 e、赵飞燕 (c)
11、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知道这种事物是什么吗?
a、一种鬼怪 b、一种远古动物 c、人类 d、树(c)
12、“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
a、马 b、狮子 c、老虎 d、蛇 (b)
13、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 b、契诃夫 c、奥维德 d、卡夫卡 (d)
14、《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什么东西而服了19年的苦役?
a、一瓶葡萄酒 b、一杯牛奶 c、一片面包 d、一块饼干 (c)
第三轮:擂台题
从上面剩下的题目选。
1、第一次抢答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2、第二次抢答
数字猜成语(小黑板)
12345609( 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
3.5(不三不四 ) 5 10(一五一十 ) 9寸+1寸=1尺( 得寸进尺)
3、第三次抢答
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同归于尽 擦脂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炒咸菜放盐巴--太闲(咸)了 厕所里挂个钟--有始有终
外甥打灯笼--照舅 猪鼻子插葱--装象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语文知识竞赛活动方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