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范文网 >工作计划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优秀8篇

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了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要将教案制定好,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优秀8篇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读简单的统计图表,学会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表示1个单位)及统计表。

3、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开课。

二、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那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那老师调查一下都谁喜欢看卡通片呢?还有别的节目吗?呀!老师忘了刚才调查的情况了?怎么办哪?好!我们就来看看这张统计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也就是怎样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板书:读统计图表

三、探索新知

1、读统计图

(1)读纵向统计图。

课件显示“二(1)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小组内交流

这幅统计图告诉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a、“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是这幅统计图的名称。

b、横着看:新闻、卡通片、体育、电视剧、歌舞等词表示节目名称。

c、竖着看:左边从下往上依次有0、1、2、3、、、、、、13,这些数代表具体的人数。

(或每行都有13个格子,1个代表1个单位)

左上角“人数”一词还告诉我们这里使用“人”做单位名称。

d、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最喜欢某种电视节目人数的多少。它的特点是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e、直条用不同颜色表示,相邻节目之间的空格是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表示各个数量,同时也起了美观作用。

举例说明怎样根据直条的高矮读各个节目的最喜欢的人数。(配合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大家考虑一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卡通片的同学们还会这么多吗?你是怎么想的?

(2)读横向统计图。

(介绍横向统计图。

(获取信息。

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再与同伴交流,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

(全班交流。

(讨论。

如果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会最受欢迎?为什么?

2、读统计表

课件显示课本第88页“某地199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1)指导观察,获取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再在小组内讨论: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么?

(2)全班集体交流。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a、“某地198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是这张统计表的名称,它告诉我们本表的统计内容。

b、统计表的第一行是年份,从1985年开始,每隔5年统计一次。

c、统计表的第二行是这个地区安装电话的部数。

d、从表中看1985年安装电话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5年统计一次,电话数量逐年增加。

(分别解释其数量)

(提出问题

现在这个地区可能有多少部电话?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3、认识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四、小调查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统计图表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地体会一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要进行调查的一些简单要求。(大屏幕显示)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你们小组同学的睡眠时间。

2、用你喜欢的方法作记录。

3、根据你的记录制作统计表、统计图。

4、组内交流你的统计图表。并选出代表汇报。

全班汇报、交流。

五、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二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进一步发展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2、操练中能较快地与老师和同伴密切配合,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

1、队列队形:排队,解散,集合

2、游戏:老鹰捉小鸡

学习水平

水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和学会集队的要求

学生对新的队形的熟悉程度

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队列队形在二年级的教材中是较为重要的,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学生基本已经有队列意识,集体主义意识也加强了很多,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把细节和要领讲清楚,学生就能很快接受,因此在本节课中我们可以加强讲解和操练的结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巩固练习。低年级学生喜爱听故事、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在故事情节里游戏玩耍,在解散集合和报数的形式中我设计了游戏,让学生有更多有趣的体验。

(二)、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设置情景进入林中玩耍。

2.创想活动,积极参与。

3.自由结伴,分散练习。

(二)队列队形练习

1.录音旁白,引出课题。

2.查看地图,分组活动。

3.教师指导,反复练习。

4.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5.小结评价。

(三)游戏:老鹰抓小鸡

教师导入情节,学生分散做游戏。

(四)整理放松

总结,表扬鼓励,放松活动。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4

途中跑技术;游戏:盯人追击

教学

目标 初步掌握耐久跑的技术;

发展学生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意志,体验耐久跑的乐趣。

部分 教学情景

教学内容 运动量 教 与 学 的 方 法

时间 次 数

一、集合整队,报告上课人数,师生问好,考勤。

二、宣布本单元教学计划:根据《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及小学生实际,教学程序及课次安排如下:

第1次课:学习“途中跑”技术;

第2次课:学习耐久跑的起跑及加速 跑,定时跑的动作方法;

第3次课:学习全程跑的体力分配方法。

三、宣布本课教学目标,简述教学 过程、要求及目的。

四、安排见习生。

五、检查、整理服装。

六、队列队形练习。

1`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教学要求:

精神饱满,专心听讲;

严肃认真,队伍整齐,遵守纪律 记清本单元教学安排,积极主动地学习;

见习生当好老师的助手;做同伴的知心人、学习中的好帮手。

一、走、跑约400米。

二、热身操:

(一)各部位关节活动;

(二)原地摆臂

(三)原地小步跑;

(四)原地亮抬腿;

(五)原地弓步交换跳。

三、诱导练习:

后蹬跑30~50米乘2~3次。

7` 组织方法:

☆☆☆☆☆☆☆☆☆

☆☆☆☆☆☆☆☆☆

教学要求:

队伍整齐,放松自然跑进;

认真做操,动作到位;

后蹬跑时,注意蹬摆的结合。

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意志,体验耐久跑的乐趣。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雏鹰起飞,进一步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2、发展学生的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基本体操练习(复习雏鹰起飞)

2、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学习水平

水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复习雏鹰起飞

学生对操的巩固程度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

3、安排见习生(不能参与剧烈活动的学生)

二、复习雏鹰起飞

1、师生在口令下一起复习(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进行讲解)

2、集体听音乐复习操(雏鹰起飞)

三、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可分组也可集体练习,教师讲清规则、要求后,也可参与其中。

四、师生小结

五、宣布下课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识记8个一类生字,16个二类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用部件组合法、猜字谜等方法识记生字。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春天下小雨时的美妙感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用多种方法识记8个一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生字卡片、磁带

四、教学时数: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记4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歌曲《小雨沙沙》

2、刚才这首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小雨?你是怎么知道的?春雨滋润了万物,它多可爱啊!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春天的小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要求读准字音。

3、叮咚:

(1)指读1——3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发出了什么声音?

(2)读词语:叮咚拼读字词ding dong

(3)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都是口字旁)

(4)组词:叮咬、叮嘱、叮咛

4、哗:

(1)指读4——6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发出了什么声音?

(2)读词:哗啦

(3)hua形声字

5、指读第7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发出了什么声音?

6、指读8——11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发出了什么声音?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应该读得快还是读得慢一些,为什么?再来读一读。

7、指读12——13自然段,思考:春雨落在哪?发出了什么声音?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应该读得快还是读得慢一些,为什么?再来读一读。

8、带有感情地自由读课文,指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学习象声词

1、读一读课文中的象声词。

2、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根据老师的提示说象声词。(当当当、喵喵喵、叽叽、轰隆隆)

3、你还能说出几个象声词吗?

四、学习生字“伞”

1、下雨天出门,你一般会带上雨伞。出示实物,字理识字。

2、san平舌音

3、组词:雨伞、降落伞

4、书空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识记4个一类生字,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反复读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2、顺

(1)shun

(2)讲一讲川+页(部首)=顺

(3)组词:顺利、一帆风顺、一路顺风、顺便、顺风耳、顺口溜、顺口、顺心、顺从

3、经

(1)jing

(2)组词:经常、经过、经理

(3)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书空

4、音

(1)yin整体认读音节

(2)在哪见过这个字?(音乐、音符)

(3)“音”字下面是“日”

5、森

(1)sen平舌音

(2)森林、森严、阴森

(3)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书空

三、复习巩固:复习生字、词语。

四、认读二类生字

五、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 p14——读一读

1、自由读、齐读。

2、领读。开火车读。

3、写一写。

三、 p14——写一写

1、自由读、齐读。

2、领读。开火车读。

3、写一写。

四、 p15——找一找,说一说。

1、说几个象声词。

2、下雨时,仔细听一听,说说你的感受。

p15——唱一唱。

1、教师领读歌词。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试着唱一唱。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七、板书设计:

春天的小雨

ding dong hua yin san shun jing sen

叮咚哗音伞顺经森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法:朗读、感悟

学法: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理清课文脉络。

二、精读感悟

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2、朗读2-5自然段。

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3、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点名读,分角色读。

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4、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

(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4题。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

小括号的运算。

2.能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春游!导游阿姨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们非常聪明,想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

30+8×4 5×2+3 80-60+8 5×9-5

25-7×3 35÷7-5 64-24÷6 3+4-5

2.把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7×6=42 60-42=18 6÷2=3 18-3=15

二、 新授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河边准备坐船过河去春游。齐读课题,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看图回答

说一说图意、数学信息及问题,相互补充。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们想要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现在请同学们动动脑,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解决问题。会做吗?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学生试着做一做。

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将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名部分学生板书

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29+25=54(人)54÷9=6(只) b.29+25÷9 c.(29+25)÷9 d.29÷9+25÷9

2、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不同的算式,对每种方法的正误交换意见,并进行解释。

(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反对,进行辩论。

3、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4、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新朋友吧?叫什么名字?有了小括号的算式怎么读呢?

5、认识小括号的学生介绍小括号的名称及读法。并读算式(29+25)÷9

6、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

小括号中的。

7、同学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算式该怎么算,请快速准确的在书上写出来。脱式计算(29+25)÷9。并练习讲题。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解决了“过河”问题,现在坐着6条船来到了河岸,这时,导游阿姨又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你们愿意接受吗?

1、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说出运算顺序)

30+8×4 (30+8)×4 5×2+3 5×(2+3)

80-64+8 80-(64+8) 5×9-5 (26-20)×8

2、 比一比,谁判断的最准确。

(1)(10+3)×5与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8减去6的差。再乘以乘6? 列式为(81-6)×6。

3、比一比,谁算的又对有又快。

5×(36-29) (83-35)÷8 94-(25+19)

4、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苏教版语文教案优秀6篇

五一二护士节演讲稿7篇

小学倍的认识教案8篇

小学数学除法的教案8篇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8篇

小学1年级的演讲稿精选5篇

小学1年级的演讲稿6篇

小学6年级的演讲稿6篇

小学三年级保护动物的作文7篇

拍小学三年级上的作文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716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