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清楚地划分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确保课堂的高效运行,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能够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增强授课的信心,以下是会写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卡罗纳在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今天我们学习《卡罗纳》看看大家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
三、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读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罗纳母亲去世见到卡罗纳的言行举止,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大家的表现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读读“资料袋”并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的:
1. 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
2. 读背成语和名言。
3. 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
4.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画出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附近地名的由来。
成语的熟记、理解。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写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画出示意图。
介绍附近地名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
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
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绍。
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和名言,理解成语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正音。
3. 说说成语的含义。
4. 背诵。
5. 读名言。
6. 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
7. 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 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2. 读小提示。
3. 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
思考:介绍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
2. 朋友的优点。
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
二、分组练习。
三、集体交流,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写四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设计一张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图。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探究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幸福来之不易,要不畏艰险,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才能得到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质疑
1、同学们,你们对世界上的鸟有多少了解呢?说说你知道的'内容。
2、有一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的鸟,你知道是什么鸟吗?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认识卡片上的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平坦、锋利、摸索
3、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听课文录音朗读,这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故事的开端、发展、结果分别是什么?
1、先读课文,边读边讨论。
2、小组讨论
3、汇报
五、
1、学生本节课的学习。
2、师:旺嘉在寻找幸福鸟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根据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
从文中示范性批注中知道文章可以从哪些角度写批注。
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出示本课词语。明晰字音。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吭吭(象声词)
扳牛角 捶牛背 掐脖子 摔出去(表动作)
霖哥儿 金奎叔(人物名)
默读课文,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什么?
“我”对牛和鹅前后的态度是什么?(欺牛怕鹅)——(改变态度)
为什么“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呢?
(欺牛怕鹅)—(被鹅追赶)—(改变态度)
三、认识批注,合作探究角度
1.出示课文,对比认识“批注”。
2.了解什么是批注,批注的意义。
3.出示篇章页,明确学习方法。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批注,了解遇到问题可以做批注。
默读课文和批注,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牛和鹅》还从哪些角度来批注的。
段落 批注内容 什么角度
1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提出疑问
6 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8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9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13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
四、聚焦批注,体会心情
1.你觉得课文中哪部分写得最精彩?(被鹅追赶)
2.出示批注二,请生读。请生默读第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逃跑”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被鹅咬住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呼救的句子。
3.交流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1)逃跑的句子。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了。
①联系生活说一说,你有过急急逃跑的时候吗?心情如何?
②请生朗读,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生朗读。
被鹅咬住的句子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①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公鹅?
②老公鹅是怎么跑的?怎么叫的?谁来试试。出示拟声词,指导朗读,师范读。
③师生合作读。
齐读第6自然段,感受真实的画面。
小结做批注的方法,可以画出重要的词句,再写下批注。
五、迁移运用,尝试批注
1.在5-7自然段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请你们默读5-7自然段,运用圈画词句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写到文章空白处。
2.请生分享句子和自己的批注。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看看对方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批注的。
4.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18.牛和鹅
欺牛怕鹅——被鹅追赶——改变态度
资源文件列表: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
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课件出示2)
(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课件出示3)
(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
(课件出示4)
(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
(课件出示5)
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得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得很愉快的。
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
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6)
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三、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课件出示7)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娲、隆、塌、扎、熄、冶”,(课件出示8)指名拼读。
(1)读准“隆、扎”的读音。
(2)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课件出示9)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10)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岗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所围困在山顶上,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提出新的问题:(课件出示11)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板书:起因:天塌地陷烧起大火发洪水)
3.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六、指名读第2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板书:经过: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七、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课件出示12)结合挂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板书:炼石补天)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八、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1.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威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板书:人们又安居乐业)
2.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九、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爱心吃苦勇敢)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十、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3)
1.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像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
2.女娲如此辛苦的补天,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